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今天中元节,勿忘缅怀先人!

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8-22 浏览量:

中元节到了,勿忘缅怀先人!

古诗里的中元节

作者:廉萍 来源:北京晚报

 

七月十五“中元”,与正月十五“上元”、十月十五“下元”,合称“三元”,都是旧时重要日子口儿,也都是月圆之夜。
中元的特别之处在于追荐与祭祀,此俗起源甚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已经提到:“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盂兰盆则源于目连救母故事,《盂兰盆经》载目连听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母所受倒悬之苦。“盂兰盆”本梵语音译,“救倒悬”之意,后来讹变为贮物之“盆”供,也是文化传播中的在所难免。
传统文化以孝为本,目连故事愈传愈广,到宋代,广为“印卖《尊胜目连经》”之外,更成为连日搬演的大戏,《东京梦华录》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南宋诗人林同有《仙佛之孝》诗十首,其四即咏《目连》:“能将身入地,拔取母生天。岁岁盂兰会,今犹说目连。”
规模盛大的盂兰会,往往持续数日,并从慎终追远、超度亡者,演变成存亡俱泰的民间节日。宋田况《成都遨乐诗·七月十八日太慈寺观施盂兰盆》:“飞阁穹隆轶翠烟,盂兰盛会众喧阗。且欣酷暑从兹减,渐有凉风快夕眠。”自注“京洛间俗言过盂兰盆则暑退”。
对于遭受了一夏溽暑折磨的人来说,这真是个好消息,杜牧有句“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陈与义有句“一凉恩到骨”,都是悲喜已极。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盖俚俗老媪辈之言也。又每云‘盂兰盆倒则寒来矣’。
晏元献诗云‘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盖亦戏述俗语耳。”
夏天盛开的紫薇木槿渐渐残落,此时的当季花卉,是牵牛、玉簪、鸡冠等秋花。鸡冠本是普通草花,好事者抑入“八品二命”,但因点缀秋光,不仅妇孺亲切,文人也常采入篇章,如唐罗邺“一枝秾艳对秋光”、宋李纲“花蕊成冠巧学鸡”。至迟在宋代,此花就已厕身中元祭祀,别具含义。
宋袁褧撰、袁颐续《枫窗小牍》载:“鸡冠花,汴中渭之洗手花。中元节则儿童唱卖,以供祖先。今来山中,此花满庭,有高及丈余者,每遥念坟墓,涕泪潸然。乃知杜少陵‘感时花溅泪’,非虚语也。”
吴自牧《梦梁录》亦载:“七月十五日,乃值中元赦罪之辰。杭州人以鸡冠花供养祖先者,谓之洗手花。”
到清代则用作中秋陪祀,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也许是两宋遗意。
《儿女英雄传》里舅太太有段解释:“那对鸡冠花儿,算是月亮里的娑罗树;那两枝子白花藕,是兔儿爷的剔牙杖儿。”自然做不得真。不过如今,旧俗日渐湮灭,鸡冠花大概也就只是鸡冠花了。
查慎行《京师中元词二首其一》咏到当时流行的“今日点了明日扔”的荷叶灯:“万柄红灯裹绿纱,亭亭轻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钱价,不数中原洗手花。”些许微物,也已经换了人间。
韩琦《中元病起》说:“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穄米乍炊知早熟,盂兰方倒喜初凉。”新秋新凉,新花新果,在望的新收成,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
白居易因母忧退居渭村时所写的《秋游原上》中,描摹更为精确:“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如果天气依然酷热,诗人则难免失落不爽。如杨万里《中元日早起》中就怏怏写道:“欲借微凉问万松,万松自热诉无风。清晨秋暑已如许,那更斜阳与日中。”《中元日午》又写:“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幸好有唐诗可读。
不过中元节后,这种酷热无论如何也持续不了多久。他另一首写于中元节后的诗,就直接题为《新凉感兴》:“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中元节后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油然而生的却是“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的更大感慨,更深悲凉。
幸好还有月夜,幸好还有豪杰。
一代名臣范仲淹写有《中元夜百花洲作》:“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诗中的“百花洲”在今河南南阳邓州。庆历五年末,范仲淹知邓州,这首诗就作于任职期间。著名的《岳阳楼记》,即是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在这里写成,两诗算是同时同地。
三十多年后的元丰五年(108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元节的第二天,苏轼泛舟望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尊还酹江月”。至于张岱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旨在骂世,殊为多事。还是宋人通透,何梦桂《赠月山相士》:“万古乾坤万古山,山前万古月光寒。人生几度能看月,常被青山与月看。”

 

中元节祭祀,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不懂就要学习了

 

在中国文化中的信仰,并不是“鬼神”,也不是“宗教”,而是“祖宗”。自古以来就有“临时抱佛脚”之说,当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才会想到去求神仙保佑,显而易见的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但每逢佳节,唯一少不了的便是对于“祖宗”的祭祀。
不同地域之间或许存在差异,我数了数,春节需要祭祀祖宗,清明节、中元节、后面还有个十月初一,这一年算下来次数还真不少。
中国人对于“祖宗”的信仰,在世界上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不管是结婚生子、升官发财、逢年过节都忘不了给“祖宗”去告慰一声。
中国文化中,对于根有着特殊的情感,往往是村里的老人,安土重迁,从不愿意离开家乡,他们一个梦想就是当以后去世了,能够埋葬到族里的墓地,这是他们最后的心愿。
死亡从来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古人对于死亡的认知,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死而不葬阶段;远古时期,人们畏惧死亡,人死亡之后,便会被抛弃在山上,遗体便会被野兽清理,其他人的生活继续进行,当时处于人们最初求温饱,求生存的阶段,能活下去就是胜利,至于其他想法,还没有在意识中形成。
阶段二:埋葬无碑阶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人的生活与情感慢慢丰富起来,他们对于死亡也不再那么畏惧,而是会再送死者一程,进行一个简单的仪式之后,将死者埋入黄土,但没有任何的标记,这样做的弊端便是多年以后,再也没办法找到人当初是埋在哪里了。
阶段三:埋葬有碑阶段;埋葬之后任何标记,导致最后人们怀念先人都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的祖宗,为了区分,一些人就开始在埋葬之后作一些标记,后来慢慢发展为墓碑,以及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墓碑文化。墓碑幅面有限,字字千金,不同的写法,所包含的意思也大不相同,后面再仔细介绍。
阶段四:不葬无碑阶段;后面应该会更加流行海葬,将骨灰洒向大海,既绿色环保又有着非凡的意义。至于缅怀先人,就可以时时刻刻在心中缅怀了,现在还未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但已经有很多人选择如此的方式。
上文也提到了,墓碑大都是后人所立,为的就是区分墓穴的位置,方便区分与祭祀之用。中元节回家祭祀时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墓碑上经常以“故先考”或者“故先妣”开头,之后才是墓主人的大名,最后才是之墓二字。
下面来逐字解释一下,墓碑上面的“故”在这里取已故之意,也就是已经去世了的某某之墓。“先”与“显”读音相似,“先”指的是之前的,用在墓碑上均表示已经故去的先人。“显”还有“显赫”的一层意思在里面。
先人在世的时候,家族显赫,在当地比较有名望,影响力也比较大,对于家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后人为了表彰先人的功绩,因此立碑为“显”。这和封建王朝皇帝追封先人也比较类似,李渊当了皇帝,但其感念祖宗的功绩,追封祖宗。当然了,当你功成名就之时,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先或者显,都可以用。
而在小编看来,显更多的像是一个尊称。“先”字,朴实无华的风格特别适合平头老百姓,既然自己没多少本事,先人也并不是达官显贵,那就用“先”字好了。
考妣二字可以放在一起解释,“考”指的是父亲,“妣”指的是母亲。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就形容人心情特别糟糕,就像是死了父母一样。这个成语有点贬义的色彩,现实生活中慎用,被打了概不负责。
风俗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地方用考妣仅仅是代指故去的双亲,所以这俩字在生活中还是少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双亲已故,会在墓碑上写出故先考与故先妣,这本是一座合葬墓穴,署名上采取的是男左女右的方式。在古代封建社会,左为重,右为轻,男人作为一家之主则书写在左侧,女人则书写在右侧。
怀念先人真的是一个良好的美德,也符合中国礼仪之邦的作风。先辈为了后世的幸福奉献了一生,我们应不忘缅怀先人。遇到难事了,与其去求神拜佛,不如去祖先的坟头说一说,可能说完心里更敞亮一些。

 

中元节,“2忌3不忘”祭奠逝去的亲人

 

我国有很多古老的传统节日,除了大家熟知的春节、上元节、中秋节等等,还有一些专门为祭祖、扫墓而设立的节日。
比如,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等等,这些节日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也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今天要说的“中元节”,也称为七月半、祭祖节或盂兰盆节,但民间却习惯性地称其为“鬼节”。
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会放河灯、烧纸钱,目的就是为了祭奠死去的亲人。其实,中元节也有很多讲究,比如民间讲究“2忌3不忘”等等,祭奠逝去的亲人,避免招来灾祸。
 
一忌:夜出门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被定为中元节,除了一些必要的祭祀仪式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禁忌。
因为据民间传说这一天的夜半时分,是“鬼门”洞开的时候,很多死去的亡灵会走出鬼门关,然后回到自己生前的家里,然后接受后人的祭祀。
对于那些没有后人的鬼魂来说,他们只能游荡在人间,大家可以脑补一下鬼片中的情景,古人认为这些孤魂野鬼会对活人不利,所以在中元节这天晚上,一般都会乖乖地待在家里,以免受到这些游魂的迫害。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朝代,几乎都有一个十分严格的规定,那就是掌灯之后不允许外出,也就是古籍中所记载的“宵禁”。
除了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之外,基本上在非特殊节日以外都不允许随意外出,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故此中元节这一天才有“夜出门”的禁忌,还有就是由于古人的思想都比较封建,他们对鬼神之说都深信不疑,所以在中元节这一天也不敢在晚上出门,于是才出现了七月十五“忌出门”的说法。
 
二忌:河边走
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其实,早在古代社会的时候,由于各种封建迷信的影响,古人都认为河里面有水鬼。
他们会在夜晚的时候神出鬼没,将一些在河边走的人拉入水中,这种做法也叫“找替身”,然后他们便可以投胎了。
当然,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阴阳”之说,古人认为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生者为阳,死者为阴,故此便将水比作了“阴物”。
而在古代传说中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死者的灵魂会漂浮在水中,专门等待从农耕河边路过的人,进而将他们拖入水中。
 
一不忘:祭祖
一个人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数典忘祖,作为后世子孙要记住祖先的功劳,在他们的诞辰、忌日,以及一些和祭祀有关的节日中祭祀死者。
中元节作为除清明节之外的最重要的祭祖节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会祭祀自己的祖先。
因为祭祖不仅可以表达后人对祖先的敬爱之情,而且也可以祈求祖先保佑自己。
农村老话有“要想富,敬祖父”的说法,殊不知说的便是后人祭祀祖先的一种心情,大多数情况下,在中元节祭祀祖先,也是祈求风调雨顺,希望年年都有好收成。
 
二不忘:祀孤
“祀孤”说白了就是祭祀孤魂,古人在中元节这一天,除了会祭祀自己的祖先之外,还有祭祀孤魂野鬼的习俗,这么做的目的一是避免这些孤魂骚扰自己逝去的祖先;二是希望孤魂不要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家人,总而言之也是对鬼魂的一种敬畏。
在古代到了七月十五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祀活动,这个时候也会分一些祭品给孤魂野鬼,除了有敬畏鬼魂的想法之外,也属于一种善举,一方面可谓为祖宗积福,另一方面则是为自己和家人积累福报。
 
三不忘:放河灯
放河灯又称为放荷灯,因为过去河灯都做成荷花的样子,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元节祭祀习俗,起源于古老的西周时期。人们会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寄托在这些河灯上,然后将其放在水中任其漂流。
因为古人认为中元节这一天,死去的亲人会逐水而来,所以他们一定会感受到自己的祭祀之情。
放河灯其实和“忌河边走”的风俗十分类似,因为七月十五的晚上鬼门大开,逝去的亲人灵魂会在水上漂浮,所以放河灯可以为其指引回家的道路。
 
现在很多传统节日都人为性地消亡了,但类似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以及和祭祀有关的节日却依然十分盛行。原因就在于“祭祖文化”的影响力太大,所以人们才会将七月半这种看似封建的传统节日,一直传承到了现代社会,并且大有继续流传下去的趋势。

 

中元节:如何回归传统重新出发

作者:鲁博林 来源:光明日报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今天是中元节,国内不少城镇的街头巷尾都出现焚烧纸锭、放河灯、祭奠先人的民间仪式。
相比其他传统节日,中元节却透着一股“寒意”,人们也习惯称之为“鬼节”,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元节是“封建迷信”而对它嗤之以鼻。
传统悠久的节日渐渐变了味儿,现在我们该怎样过中元节?
 
是普度众生,更是孝道 
“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体系,各有分工。与祖先信仰相关的节日每年就有三个。”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说,相比于清明节对家族祖先的追怀,寒衣节为亡人送衣物,中元节的特点是一种超越家族的普度众生,祭奠的是所有先人,这和古代的佛道信仰有关。
中元节的由来,可谓源远流长。传统节日的起源多半与农业时令相关,中元节适逢秋收,亦不例外,本有祈求丰年之意。后来随着佛道信仰的兴起,中元节也和一则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相结合,从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就是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之母青提是一个富有却刻薄之人,死后堕入阿鼻地狱。佛陀告诉目连,要救母亲于‘倒悬’,就不能只救一人,而要让所有‘倒悬’者脱离苦难,让饿鬼也有饭吃。”知名人文学者李汉秋说,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属于梵语音译,意思是“倒悬”,这是目连故事的起点,更具有浓厚的佛教意味。
不过,目连故事也深受儒家传统孝道影响,且不同于“二十四孝”单纯的敬老爱亲,它融合了从“小家之爱”到“众生之爱”的丰富内涵。“应该说,孝一直都是中元节的核心,由孝亲到爱人,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秩序。甚至到现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还把母亲节定为七月十五这一天。”李汉秋说。
 
有文化认同,还有“香火”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盛行,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逐渐回归大众视野,相比之下,中元节的位置却有些尴尬。
“年轻人对中元节越来越陌生,这跟中元节本身比较深厚的传统信仰、文化内涵特色有关。相比之下,年轻人关注的也许是消费性、娱乐性更强的节日。”萧放表示,和国内的日渐边缘化相比,海外华人对中元节反而更为重视。
以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例,萧放说,每逢中元节,当地华人成立的“中元联合会”会组织祭祀活动,以此强化自身的文化认同和社区凝聚力,促进生存状态的合理化。同时,联合会还会给华文教育筹款,延续海外华人社区的文化“香火”。
“在提倡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注重中元节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不是贴上‘封建’标签,一概抹杀。对于中元节,一面要尽量避开怪力乱神的部分,一面也要看到支撑它的孝道与博爱精神,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凝聚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主任侯仰军说。
 
要活泼热闹,也要感恩 
“西方的万圣节原本有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宗教内涵,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个有趣而形式丰富的节日,尤其是儿童特别喜欢。”萧放说,中元节其实也有不少兼具娱乐性与观赏性的仪式,譬如放河灯,就是一种能够在传承上积极创新、吸引年轻人参与的重要形式。
除此之外,东南亚国家华人群体所举行的“庆赞中元”的节庆方式,也是很好的参照。演剧、唱歌、选秀等多姿多彩的娱乐元素在舞台上进行,更多人在热闹祥和的氛围中集会、交游,体现出中元节特有的“人鬼同欢”的氛围。
“所谓人鬼同欢,其实是人和自己精神的沟通。在对传统的归复中,我们实现了精神的寄托和调整,也获得了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谈及中元节深层的文化心理,萧放说。而在侯仰军看来,摒除了故弄玄虚的元素,中元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孝的弘扬培养感恩之心,增进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与其在电脑屏幕上点个蜡烛,追思逝者,不如亲临节日现场,好好过个中元节。”在侯仰军看来,回归传统、重新出发,也许才是移风易俗最好的方式。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