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文人值钱不值钱

来源:新浪博客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12-28 浏览量:

文人值钱不值钱

 

      范仲淹自然是官场中人。他当过地县级的小官,也当过“参知政事”,这已算得上是中央领导干部。范仲淹有才有德有政绩,只因刚正不阿、力图改革而两次受贬。第一次因为批评当朝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政出私门而被“罢知饶州”;第二次因为整肃朝政、裁减官吏而为小人之馋言所伤,迁徙青州,得病去颖州,结果死在半路上。当官的并非都是政治家,有的只是政客,但范仲淹则无疑是政治家。像这样值得后人称颂的政治家,大概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算多。

     范仲淹也带过兵,而且带得很出色。他是在边境告急时自告奋勇去“兼知延州”的。他的前任也姓范,西夏人称他为“大范老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因而“延州诸砦多失守”。范仲淹带兵之后,“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六将领之,日夜训练,量敌众寡,使更出御”,西夏人于是相互告诫不要再打延州的小算盘,说是“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或许也因为这出色的军事才能,他以后当了枢密副使。带兵的人未必就是军事家,似乎也没有人称范仲淹为军事家,但我以为称范仲淹为军事家,他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我想,不少人之所以知道范仲淹,并不因为他是政治家,更不因为他是军事家。人们之所以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范仲淹这个人,大致就因为他是一个文学家,尤其是因为读了他的那堪称为千古绝唱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由《岳阳楼记》而知道他的生平,他的政绩,他的政治生涯。至于他的军事才能,恕我直言,如果没有研究历史,许多人大概是一无所知的。

     我之所以叨念范仲淹,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文人到底值钱不值钱?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准确地说,则是应该如何估价文人的价值。“文人不值钱”,常有人这么说,这么想,论钱没有大款多,论权没有小官大,文人算是什么东西?于是乎,大款小官扬眉吐气,不少文人也就自惭形秽。你上社交场合去看,却也不难看出一点门道。于是乎,有的文人去跑官,跑到一官半职,立马就觉得比别的文人高出一头;有的文人去下海,想弄个十万八万,免得再去尝爬格子的艰辛。其实,文人是不该自惭形秽的。文章千古事,富贵如浮云,范仲淹一生做了许多好事,但留给后人的最值得称道的却是他的文章。诚如杂文家孙士杰所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极品,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决不亚于埃及的金字塔。

     文人值钱不值钱,不在于你囊中有多少钱,手中有多大权,而在于你是什么样的文人。文人无文不行。即使手中有权,囊中有钱,无文终究冒充不了文人。或许有人会说,范仲淹当过大官,他的文章如果出自小人物之手也会千古流传么?文以人传的事当然也有,但唐宋之间,像范仲淹这样的官员多得紧,文章能够千古流传的却有几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物,或许也会像泰安的胡建学那样,利用自己的权势,将秘书起草的报告、讲话或别的什么东西给自己出一部什么选集,而且照样有人捧场,照样也会得奖,但总是传之不远,行之不久,很快就会被人忘却。更不要说无权无势的却偏要去当“空头文学家”的人了。文人无行也不行。《岳阳楼记》之所以会千古流传,还因为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和品格。假如他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就只会给后人留下一个笑柄,即以当今的文人而论,如果为了几个钱,就在大款面前当孙子;如果为了得个衔,就在头儿面前摇尾巴,这样的文人当然是分文不值的。

     不敢自比范仲淹。但我想,高山仰之,景行行之,总还是可以的罢。

 

                       原载1997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