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追溯一日三餐的历史

来源:凤凰网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2-06-26 浏览量:

追溯一日三餐的历史

 
作者:许进雄

吃东西是生物维持生存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所以寻找食物一直是人们最重要的活动。但是一个社会的饮食习惯,颇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所拥有的生产技术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完全依人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

农业未建立前,人们以采集捕猎为生。然而野兽的繁殖、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地域与季节,不能终年适时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是狩猎,并不能保证有所擒获。可以想见那时的人们捕得猎物时就大吃一顿,运气不佳时,多日不能饱餐是常事。因此那时的社会,一天要吃几餐都由不得自己决定,更不用谈定时吃饭及吃些什么东西了。

国际知名甲骨文学者许进雄先生的一本“说古事”著作。用71篇短文,以及189个古文物图版,论证、解析几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演进脉络。并从科学的角度发问,旁敲侧击古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上古时代遗迹,进而推演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先民思维与记忆。

而且自然界的资源有限,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迫使人们改变生活的方式,不是单向地消费自然的资源,而是发展畜牧、农耕,利用资源再造资源。虽然农业是比较可以预期成果的生产方式,而谷物也可以保存相当长久的时间,以应不时之需,但是根据研究,就是到了人们开始定居,农业发展的程度不错时,还是有相当分量的食物必须取自野生植物和野兽。如果人们能够完全依自己的意志去决定一天吃几餐,就表示人们能控制食物的供应,且社会已进展到相当的程度,不必费心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能定时进食,更表示社会的规制已颇强化,人们的生活已有一定的规律。今日我们的社会有吃三餐的习惯,但是它到底有多长的历史,相信是很多人有兴趣知道的。

人们有没有定时用餐的习惯,颇难从出土的器物去推断,而有待文献的记载。一个从事采集或初级农业的社会,只要略知季节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就会重视节候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而需要有更精细而明确的表示时间的措施。我们可以从此种时间的划分,测知用餐的情形。

从商代到汉代,中国已有根据以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表示白天期间某特定时间的习惯。这是有效而易行的办法,也正好能解答我们的问题。对于一日时间的分段,有商一代虽递有改变,但几个定点倒是不变的。例如,太阳刚从地平线升上来的时候叫“旦”;次一阶段叫“大采”,意即大放光明;接着是“大食”,即吃一顿丰盛的饭;然后是“日中”或“中日”,是太阳高悬天空的中午时候;接着是“昃”,太阳开始西下,照得人有斜长的影子;过后便是“小食”,吃简单的饭;然后叫“暮”“小采”或“昏”,表示光线已趋微弱;不久就是夕与夙,都是没有阳光的夜晚了。

白天的分段,每段约两小时。从白天插入吃饭的时间而晚上没有,可推知他们平时只用两餐饭。早上的“大食”约在七到九时,下午的“小食”约在三到五时。从命名可以看出早上的饭量多而丰富,下午的饭量少而简单。

商代用餐的习惯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后来被用以表示清早的“晨”字,甲骨文便作双手拿着蚌刀的样子,表示拿蚌刀去除草是一清早就得从事的工作。农业生产是商代人主要的维生方式,而且庄稼颇为耗费体力,需要好好吃一顿饭以补充。至于下午的饭,因为不久太阳就要西下,天地昏暗,无法再去田地工作,莫若早睡早起,故不必吃得多。这种早饭吃得多的习惯,是农业社会习见的现象。譬如,韩国人现在虽也一日吃三餐,但不久前还保存着早餐最丰盛的习俗,故常见在早上请客吃饭。

《史记·殷本纪》说商纣:“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好像有吃晚饭的样子。这应该是个别事件,商纣也因此背上荒淫无道的恶名。商代人没有吃晚饭的习惯也可以从另一个现象看出。如果一个社会普遍有夜间的活动,就应当有室内照明的专用器具。从考古发掘得知,专用的灯具始自战国时代。商代虽肯定已使用燃油照明,但只限少数贵族,且是在有限的时机,临时借用他种器物为之而已,所以,一般人并没有夜间活动的习惯。

春秋晚期以来,随着牛耕铁犁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战国时代铁器的大量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整个社会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内容渐渐丰富起来,开始有许多人从事非生产性的工作,富裕人家还经常有夜间的娱乐活动。而且,在一旁服侍的人员也不能不跟着滞留很晚,这时,便有必要增加一餐以补充体力。战国时代专用灯具的大量出现,也许可以看作人们已经常吃三餐饭的反映,但最确实的证据,还得靠时间分段的名称去判断。

 

战国时秦国民间使用的《日书》采用十六时制,于昏与夜暮之间有“暮食”之时刻。而西汉初年的时间分段,早上的已改叫“早食”,午后的餐叫“晡时”或“下晡”,而晚上约十时叫“暮食”或“夜食”;不但明显已用三餐,而且从新的名称也暗示早上的饭可能不是最丰盛的了。

人们既然睡得迟,早上自然起得晚,早上工作的时间减短,饭量也相对会减少。当吃三餐的人数增多后,用餐的时间也慢慢起了相应的变化,与农民的生活习惯大有不同。不过到了唐代,从一个银盒的题榜作“辰时食时、申时脯时”,知一般人早餐与午餐还是相隔八小时,早饭如果不吃得多,就不能支持那么久。可知要到甚晚的时代,或甚至进入工商的社会,才能普遍改变早饭量最大的习惯。

以上从一天时间分段的名称变化,以及专用灯具出现的时代推测,中国人吃三餐饭的习惯应该建立于战国时代。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