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神都洛阳,到底有多“神”?

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12-11 浏览量:

神都洛阳,到底有多“神”?

 
作者丨一片儿孤城

假如您懂点字画、玉器,能辨出青铜的年代、陶瓷的窑口,有点眼力,余光瞟过去就能找出真货,能从细枝末节上揪出赝品的小尾巴,从成色上瞅得出门路,讲得出道理……

恭喜啊,在古玩界可以横起走了。

但在洛阳,还得再多点技能。在洛阳的街头,如果你听到这样的对话:

——拆解丘门师从何处?

——山上搬柴,山下烧火。

——何方分山甲?

——无处觅龙楼,只做针尖活。

这两人的暗语解释就是,一人问:拆墓门的手艺哪学的?另一人答:家传的。问:平时哪儿盗墓?答:专门找大型珍贵的古墓。

这个时候千万保持冷静,偷偷给警察叔叔打个电话,告他们。

01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洛阳有三样东西的名气最大。

洛阳纸,作为衡量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尺——至今,去形容一本畅销书的火爆程度,最传神的词还是晋代人造的“洛阳纸贵”。

洛阳的市花,牡丹,目测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国花——今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起了评选国花的网络投票,牡丹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实际上,因为这句诗,好多人都已经默认牡丹是国花了。(ps:中国现在还没有国花)

洛阳铲,盗墓贼发明的神器,一铲下去就知道地底下有没有古墓——这铲本上不了台面,不过好在它已经走上正道,变成了考古工作者的标配。而且不光考古,在建筑、公路、农业、水利、矿山等凡是要进行地质勘探的地方,都少不了洛阳铲。

洛阳铲博物馆里的洛阳铲

洛阳铲这种东西能在洛阳诞生,并以洛阳命名,至少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洛阳地下的宝贝极多。

洛阳有着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而洛阳盆地上所萌生出的河洛文化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主脉。

“华夏第一爵”

▲夏代乳钉纹铜爵,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700年,是迄今我国已知的最早的青铜爵。(摄影©孤城)

司马迁在《史记》中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是无缘无故的。从地形上看,这里地处九州腹心,享八方辐辏之利,且群山环抱,四水汇流,是一块浑然天成的“风水宝地”。

河洛中的“河”是指黄河,“洛”是指洛河,这片土地上除了这两条大河外,还流淌着洛河的两条支流伊河和涧河,四条河流冲积出了一块肥沃的小平原。

平原之外高山屏列——西有崤(xiáo)山、中条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东有淇山和嵩山。北面是滚滚流过的黄河,黄河南岸并不高耸的邙山则成了一座牢靠的水坝。

群山阻而不塞,山脉间四通八达的缝隙成为进出洛阳的天然通道。若在这些地方设置关隘,平时可保商旅通行无碍,战时封关据险,就是拱卫洛阳的铜墙铁壁。

洛阳地形图与洛阳八关

(制图©孤城)

▲洛阳四周雄关遍布,其中以东汉灵帝所置的“八关都尉”最为有名。这八座关口分别是扼崤函之险的函谷关、踞嵩山北麓的旋门关、守黄河渡口的孟津关和小平津关以及控制南下通道的轘(huàn)辕关(注意图片中的标注有误)、大谷关、伊阙关(龙门)和广成关。

所以,古代帝王建都的备选名单里一定会有洛阳。那些以西安为都的王朝,要迁都时,首选也一定是洛阳。

近4000年来,洛阳做过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共13个政权的国都。

至今,在洛河两岸不到40公里的范围内,还分布着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座都城遗址,“五都贯洛”的气势天下无双。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

(摄影©孤城)

人们说起洛阳总喜欢拿西安来对比,这并非是现代人的专属,“洛阳还是长安?”早在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的时候,就已经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西汉立国之初,原本定都洛阳,可仅仅数月之后就赶着车驾浩浩荡荡地迁到了关中。其实,仅这一个回合,娄敬和张良就已经把这两座城市各自的优劣给捋清楚了。

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正所谓进退自如。唯一的缺点是,位置略偏,交通不便。

而洛阳盆地,居天下之中,关山拱卫,水陆通达,在和平年代,坐镇洛阳统御中国无疑是最佳选择。然,一旦天下有变,洛阳就会四面受敌,若动乱不能马上平定,盆地内有限的田产将无法支撑攻防所需。

长安和洛阳,这对中国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同时也是王朝迭代中的难兄难弟。较之于长安,身处四战之地的洛阳所遭受的兵燹(xiǎn)更甚,所以才有了司马光那一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邑古城

(摄影©孤城)

02

独一无二的“神都”

公元684年,武则天临朝称制,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向称帝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古代中国的认知环境中,一个女人要做皇帝,无异于逆天而行。武则天虽已独揽朝政多年,但她深知,若要捅破那层窗户纸,堂堂皇皇地坐上龙椅,所面临的阻力会有多大。

要让天下人从心理上接受一个女皇帝,唯一的办法是让他们相信这是天命所在,是神的旨意。

在这方面武则天可谓用心良苦,称帝前,她先是给自己造了一个专属的汉字——“曌”(音zhào,意为日月凌空,普照大地),并以此为名;后又找人在全国各地搞出很多祥瑞,话里话外都是要有女皇帝降世;最大的动作是在神都洛阳营建天堂和明堂,并向老百姓免费开放。

“万象神宫”明堂复原图

明堂剖面图

据史料记载,明堂有三层,高度在90米左右,中有通天柱上下贯通。而天堂有五层,从第三层就可以俯瞰明堂,这样算来,高度至少在150米。天堂中还放有一尊大佛,仅佛像的小指就可容纳数十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体木构建筑,大到人们不敢相信它们真的存在。直到1986年,在洛阳公交大楼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意外挖出了一个直径3.67米的巨型柱坑,人们才终于知道,天堂和明堂不仅仅是传说。

后来,政府在唐朝旧址上重修这两座建筑,盖成了现在的天堂明堂景区。不过,新的天堂和明堂都是用钢筋水泥修起来的,天堂大概缩小了一倍,明堂也只盖了最上面那一层。

天堂明堂景区

690年,武则天称帝,立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并改元天授,上尊号圣神皇帝。

武则天取这样的年号和尊号,并以神都洛阳为国都,就是要昭告天下人:洛阳是天造地设的都会,她自己也是天选的统治者。

做什么事都要搬出“天”和“神”来撑腰,看得出来,女皇的内心还是有些慌的。

其实,管洛阳叫神都也不单单是为了玩“君权神授”的概念,因为河洛地区自古就有一个别称叫“神州”,周武王也曾说过,这里“毋远天室”,适合建都,所以神都洛阳也并没有瞎喊。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以武则天为原型而雕凿

(请横屏观看/摄影©孤城)

03

神都有多“神”

传说上古伏羲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里浮出一条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但河图不是黄河图,而是星河图,伏羲据此推演出了八卦,并成为《周易》的起源。

大禹治水时,洛河里爬出一只神龟,不仅背着“洛书”,龟壳上的布局也给了大禹极大的启发,大禹因此治水成功,并依照洛书分天下为九州,制定出九章大法,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曰《洪范》。

河图(左)洛书(右)

《易经·系辞》中讲“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一向被奉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这些看似简单的排列,经推理演化后,实则反映了远古先民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和理解。

其中的阴阳和合与五行八卦过于深奥,我们暂且不表,这里仅从数学的角度看看这两幅图有多神奇。

以洛书为例,将圆点换成数字,得到这样一个排列:

规律一:这个排列的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均为15,即:

4+9+2=3+5+7=8+1+6=15

4+3+8=9+5+1=2+7+6=15

4+5+6=2+5+8=15

没错,这就是《射雕英雄传》中瑛姑苦苦解了十几年的难题——三阶幻方。可以说,洛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图,而且从1到9的三阶幻方,有且仅有这一种基本解。

规律二:最上一行和最下一行数字的平方和相等,最左一列和最右一列数字的平方和也相等,即:

4²+9²+2²=8²+1²+6²=101

4²+3²+8²=2²+7²+6²=89

规律三:把这九个数字看成一个三阶矩阵,这个矩阵的行列式等于360,是一个圆周的度数……

河图洛书中隐藏的数学规律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其实,真正令人惊讶的不是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数学之美,而是在那个鸿蒙初开的混沌岁月,人们甚至还没能造出裤子,就光着膀子露着腚用数圆点的方式找出了大自然隐秘的内涵。

对数字的崇拜是地球上早期文明的一个特征,对数字的理解与运用水平,也就意味着一种文明从懵懂到觉醒的跨越程度。不论是河图洛书还是阴阳五行,这些数理必然为河洛地区的先民们提供了斗转星移、四季轮转与生产生活的指引,也让这份古文明的开源踏踏实实、有理有据。

洛阳孟津龙马负图寺

穿洛阳而过的洛河也不是一条没有故事的河,两千多年前,瑰姿艳逸的洛神常常在河畔出现,成了那时男同胞心中无可替代的女神。

大才子曹植在路过洛河时,就曾幻想自己与洛神邂逅的美事,并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洛神有多美?曹植是这么说的: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fǎng 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而这只是整体印象,关于五官、身形、服饰与气质之美还有一大段描述,不必见到真容,仅把这些文字读完,整个人就已经醉了。

在曹植的故事里,因为人神有别,男女主角虽都在花样年华又相互钦慕,最终却也没法在一起,颇有“人神情未了”的浪漫。

后来,东晋的顾恺之将《洛神赋》绘成了一幅连环画,可惜原作已遗失,宋人的摹本流传到今天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洛神赋图》

04

最早的“中国”

尧舜时代,洪水肆虐,禹的父亲鲧(gǔn)因治水不利而遭到流放,鲧死后,禹扛起父亲的耒耜(lěi sì),吸取经验教训,又埋头苦干了十几年,终于制住了水患。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份执着与无私感动了天下人,舜以后,禹被推举为王。禹的时代,部落领地扩大,王权不断加强。所以,禹死以后,他的儿子夏启轻松夺得王位。

夏启改“禅让”为“世袭”,变“公天下”为“家天下”,并以河洛地区为中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的王朝——夏。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一段:华,荣也;夏,中国人也。“中国人”这个词,最早指的就是河洛一带的居民。

1959年,考古学家在洛阳偃师的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夏代都城遗址,经过60年的发掘研究,人们在这些遗迹中找到了众多迄今已知的“中国之最”——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车辙、最早的铸铜作坊、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玉质礼器群……

“华夏第一鼎”

▲夏代方格纹铜鼎,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3700年左右,是迄今我国已知的最早的青铜鼎。

1965年,陕西宝鸡的一位文物工作者从废品收购站淘出一个家伙,一经辨别,竟是西周早期的一尊青铜酒器!因为它的表面饰有饕餮(tāo tiè)纹,便被命名为饕餮铜尊,并被妥妥地放到了宝鸡博物馆。

十年后,工作人员决定将这个颜值较高的铜尊选送到国家文物局出国展出,在清理锈迹时才发现,尊内部还有12行铭文。

厉害的是,这是一则有纪年的铭文,122个字,清清楚楚地讲述了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都城洛邑之事。因为这座尊是何姓贵族所筑,所以最终定名为何尊。

西周何尊

何尊铭文的发现不仅终结了史学家们关于周成王是否曾以洛阳为都的争论,更珍贵的地方在于,铭文中有“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中国”一词迄今所知的最早的来历。

而这个最早的“中国”指的就是现在的洛阳。

何尊铭文中的“中国”

05

文化的摇篮

武王姬发克商建周三年后,不幸病逝,成王幼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摄政。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堪称全才的人,能打仗、善治国、懂礼乐、会占卜,而且还没有一点儿坏心思,后人尊他为“元圣”,地位甚至高过孔子。

成王营建洛邑的事就是周公主持的,洛邑建成后,周公在此启动了另一个深远影响大工程——“制礼作乐”。

周公的礼乐不仅仅是宫廷的典礼仪式更是一套完整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其职能相当于今天的《宪法》。成康时期,依“周礼”而治国,“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这套礼乐制度为孔子所极力推崇,他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践行和完善周礼。儒家首创于孔子,孔子又师从周公,所以说,周公在洛阳所完成的“礼乐”正是儒家思想的发轫。

洛阳周公庙

(摄影©孤城)

春秋时期,周朝的官吏中又出了一个名叫李耳的天才,奇怪的是,这个人虽胸怀大略,却甘心在“守藏室史”(图书馆馆长)的位子上一呆几十年。

或许这就是“大智若愚”,李耳可能早已料到周王室的衰微,才不愿去趟这趟浑水。

后来,周室果然大乱,李耳便抚抚衣袖,骑着一头青牛朝函谷关去了。

李耳就是老子,他工作的“图书馆”就在洛阳。

所以,道家也源出洛阳。

洛阳栾川老君山

传说老子曾在此归隐修练

再往后,东汉明帝在洛阳建起了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土后,最终在洛阳扎根生长,白马寺也因此被尊为“释源祖庭”。

魏晋之际,玄学在洛阳兴起;北宋时,“二程”在洛阳创立洛学,并成为宋明理学的开端。

至此,河洛的沃土已先后哺育过儒家、道家、佛家以及玄学和理学这五大学说学派,而这正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核心内容。它们在洛阳成长壮大并传衍四方,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历史的走向。

所以,说洛阳是华夏文化的精神领地也并不过分。

洛阳白马寺

(摄影©孤城)

06

归雁洛阳边

洛阳古城区有一条从鼓楼下穿过的大街,洛阳人通常都称其为老街。因为她太老了,以至于人们已经想不起她原本的名字,只能用一个“老”字去概括一切。

很多地方的老街都是仿古重修的,但洛阳老街是纯粹的原汁原味,沿街的房子大都是明清时期的遗存,没有富贵人家留下的厅堂宅院,只有属于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因此才能很轻易地嗅到那遥远的纷呈与彷徨。

这是一份温情脉脉的保留。

中国人的心底永远都埋藏着对老家的向心力,无论身处何方,一声“老乡”也总能如一只有力的手,给予底气、踏实与温暖。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洛阳老街承载的不只是一个人、一个地方的回忆,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一眼读懂的故乡,仿佛曾经在那里出生,在那样的房子里居住,也曾在那里劈柴生火,烧上一壶热茶,然后耐心地等待着日落和归人,打磨着屋檐下平淡而真实的岁月。

老街鼓楼

(摄影©孤城)

不温不火,不紧不慢,这是老街,也是洛阳。

黄河流域有三座家喻户晓的古都,自西而东分别是西安、洛阳和开封。在中国历史上,它们都曾号令天下,鼎盛一时。

而这三座古都在今天来看,却有着太大的反差。

作为陕西省省会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以深厚的底蕴吸引着人们的到来,也因日新月异的经济腾飞不断聚焦着各方目光。从大唐盛世的傲娇,到网红城市的活力,西安将一座千年古都的魅力演绎的淋漓尽致。

对比西安,没有政策倾斜也没有交通支持的开封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前者红红火火,连一句“烂怂大雁塔”都能说得底气十足,但开封绝不会这么说自己,就好比一个真没钱的人,反而不好意思哭穷。

再看居中的洛阳,各方面的发展都平平淡淡,乏善可陈。好像一盆配料丰盛的火锅,最终由于柴禾不足,火候不够,而渐渐冷却成面目不清的一尊旧鼎。不过洛阳好歹坐在了C位,所以虽没能领跑,但也不至于完全被抛下。

洛河两岸的洛阳城

(摄影©孤城)

对比这三座城市,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文化受制于经济,经济受制于交通,交通取决于政策——这大概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然而,政策毕竟是稀缺资源,它就像是一个跷跷板,不可能同时向两边倾斜。所以,要重现一个人人向往的神都洛阳,就要在这个规则之外另谋出路。

文化或许是一个好的突破口,因为河洛文化之深厚久远,在中国无出其右,这无疑是一笔更珍贵、更稀缺的资源。

真心地希望,洛阳能用好手中的这张王牌,和西安一样重回中国城市群的前列,让每一个来到洛阳的人,都能清晰地感知五千年华夏文明之灿烂,和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自信与骄傲。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