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洪山庙文化遗址

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3-19 浏览量:

洪山庙文化遗址


 

     洪山庙遗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洪山庙村,属仰韶文化类型。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仰韶文化大型瓮棺合葬墓,其规模之大可谓全国之最。该墓葬为一处同时期的多人二次葬,而且是迄今为止仰韶文化中期发现规模最大的一处二次葬,也是我国目前所见最大的一处瓮棺丛葬墓。据介绍,洪山庙墓地已发现136具瓮棺(如果加上被破坏部分,可能将近200具),它们被分为13排,每排有10来具瓮棺,瓮棺内的人骨都是二次检骨葬。不仅如此,洪山庙墓地这些瓮棺葬全部集中在一个长方形大坑里,大坑又套小坑。洪山庙遗迹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成人二次瓮棺葬,在瓮棺的放法上、人骨的摆放位置都是竖 直平放,头骨居中,四肢骨竖于周边。
        洪水庙遗址出土有大口缸、小口尖底瓶、盆、钵等器形。在陶器外表的装饰上,缸、盖口沿上多装有鸟喙状小扳。在洪山庙遗址中出土的陶缸上,发现了大量的浮雕和彩绘图案,其中彩绘图案大都是用黑彩绘出图案,有弧线纹、三角纹、宽带纹、鸟纹等。在一件陶缸的外壁,用黄泥塑有一人,遗憾的是因缸已残破,现仅存一腿及足,腿长13厘米,但从造型看,显然是陶缸是浮雕人物形象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些表现人体器官的陶塑。如同样在洪山庙遗址,在W39:1号缸上彩绘裸体人物中,其小腹下用泥条塑出一男性生殖器,形体粗大,中间刻有较长的凹槽,代表尿道口,因为在平面上无法绘出男性生殖的立体形状,所以,只好用泥条塑出。为突出人的生殖功能,特意用泥条塑出男性的生殖器。在对动物的刻画中,同样是紧紧抓住动物的局部特征。汝州洪山庙的绘彩陶缸上的浮雕壁虎,攀附于陶缸的口沿下,扁圆首,口微启,四肢对称曲伏于壁,神情专注,作欲捕猎物之状。整个形体经过刀刻削,棱角突出,造型准确。如果没有对实物的细致观察,不可能塑出如此鲜活的生命。洪山庙遗址陶缸上绘有木耜的图案,说明仰韶文化时期河洛地区已开始使用木耜。根据洪山庙仰韶文化遗存的特征判断,它应该与炎帝文化渭水流域的半坡类型有关。
      再结合洪山庙陶缸上彩绘的人物遗迹看,当时人在艺术创作中并不是追求人物整体形象的完美,而是着意表现人物的部分特征。如洪山庙遗址出土陶缸上的彩绘图案中,在M1W71上绘有一组人面轮廓;在W104上绘出人的手掌;在W42上刻意绘一个正在奔跑的人的形象,人物四肢俱全,但只画出外形轮廓,五官均不画出;另外在多个陶缸上绘成组的男根纹等。洪山庙出土的彩陶上画着一些硕大的男根纹,在史前考古文化中还属仅见。
       洪山庙遗址也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天象图案,有太阳图、月亮图、日月同辉图和星月共存图等。这些天文图案,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天象资料,对天文史的研究有重大的价值。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