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大禹治水在汝州

来源:汝州文化研究会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8-10 浏览量:

大禹治水在汝州

刘占江

在我国很多史料上所说的“大禹治水”是远古时代最为经典的传说故事之一,那么“大禹治水”这个传说故事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大禹是否也在古汝州地域治过水呢?

诗经中描绘的史前大洪水

首先要弄清为什么有人怀疑“大禹治水”的事迹呢?主要原因是因为治水的的规模太大了,不是5000多年前的古代科技能够完成的。据《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记》记载,大禹一共疏浚了九道河,基本上囊括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现在看来以当时的古代先民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治水的能力、运输工具等等,想完成这疏浚这九道河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就说大禹治水只是一个神话传说。

▲汝州九峰山码头崖远晀

难道流传了几千年的大禹治水的故事真的是人们虚构的神话吗?这还不能过早下这个结论,因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治水的故事非常多。据《庄子》记载“禹之时十年九潦”,《管子》记载“禹五年水”,《荀子》记载“禹十年水”,这些说法都不会是空风来穴的,一定是当时大禹时期水患严重,留在了各族的记忆里,口耳相传,直到今天。而且在大禹之前,也有很多治水的人物。比如女娲氏,共工氏,包括大禹的父亲鲧,大禹正是在吸取了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所以完全否定大禹治水是没有根据的。

因其年代久远,现有记载大部分为春秋战国时人所追忆,有不少矛盾歧异之处。大禹治水的传说既有“史实素地”的成分,又有后世文人不断叠加的神话因素、传说色彩。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学者们结合考古遗址和文献记载等方面的材料,对大禹治水地域进行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大禹治水地域有古兖州、古豫州、古冀州、古荆州、古雍州等地域,其中包括了古汝州地域。值得说明的是而今确能找到“大禹治水”的记载或传说的发生地就在当时以汝海为中心的汝州地域的证椐,所以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大禹也在古汝州地域治过水!

▲至今还能找到海底动物化石的汝州三山寨

根据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地质学、地名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材料,对以“汝海”为中心大禹治水的地域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认为大禹治水传说所发生的地域应该在豫西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颍、汝河流域。所治“洪水”主要来自于“汝海”,伊阙淤泥堵塞,当时气候异常,降雨频繁,造成伊河在熊耳山和南部诸山之间汇聚成湖,湖水通过外方山与箕山之间的低矮丘陵进入汝河,即今北汝河,伊河成为汝河的支流,并在汝州盆地中聚水为湖最终形成“汝海”。

▲大清道光廿年《直隶汝州全志·山川志·伊阳县山川》对汝河阙口处紫逻山的记载

夏秋雨季之时“汝海”之水在颍河、汝河流域泛滥,甚至是漫过伊阙危及洛阳盆地,影响到夏族人主要的聚居地,也就是古豫州的中心伊、洛、颍、汝河流域(当时中原东南部新石器文明发生衰落可以证明这一点)。大禹治水的关键是疏通伊阙,使伊河回归故道,汝海消失。这就是民间传说的“打开龙门口,撤干汝阳江”的来由。

▲史载:汝州广成泽周围百里将崆峒山四周环绕

有关“汝海”的存在及大禹在此治水的证据:

一、文献中有大禹凿龙门,辟伊阙以及汝海的记载。

二、伊河、汝河流域的地貌条件表明,伊河堵塞后完全有可能成为汝河的支流,借汝河河道宣泄。

三、水文资料显示,伊河有足够大的水量能够在此聚水成湖,并且先夏时期有九星汇聚现象,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伊河携有大量山洪汇入所带的泥沙,且水量小、流速慢等原因很有可能造成伊阙堵塞。

▲ 与汝海大洪水有关的汝州玉羊山

四、豫西伊、洛、颍、汝河流域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最为密集,众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了此地为夏族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时人对于治水较为迫切,也有可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五、伊河、北汝河流域广泛存在第三系河湖沉迹相。

▲汝州虎狼爬岭地区的砾石层(砾石层和淤土层层次明显)

六、伊河、汝河流域共同存在“打开龙门口,撤干汝阳江”的俗语和传说,伊河流域古时甚至有“海角”的地名。文献、考古、地质、民俗谚语、地名等资料相互印证,可知,大禹所治之洪水主要为“汝海”之水,治水的关键是疏通堵塞伊阙的碎石和淤泥。

▲汝州虎狼爬岭地区的地层(上为砾石层中为灰土层下为红土层)

七、从北汝河流域的高山上随处都能见到大水淹泡及冲刷的痕迹。如:汝河南三山的西面全部是被大水冲磙成圆光的砾石,而山东面都有厚厚的於土层,证明了大洪水的流向,即汝海的大洪水是由西面往东面流入大海的,完全符合现在的地理形势和河流的整体走势。同时,北汝河流域的高山上完全找不到远古植物物种,尤其是远古树种类,只有到处都是的洪水过后长岀来的被人们称为“白草圪瘩”、“树不塄”、“圪针(醋枣)”等低植物类种。

▲ 三山寨西峰东侧山腰的厚土层

八、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位于三山寨脚下的小屯公社丁堂大队社员们大搞“兴修水利”,在开挖丁堂村西头圆水塘时挖出了当地人称之为“龙骨”的大型(灰白色)远古动物类骨胳化石。从现在分析,应该是“汝海”里的大型海底动物骨胳化石,或者是当“汝海”海水退去后死亡在沼泽地里的、如恐龙类的大型陆地动物骨胳化石。

▲ 三山寨东峰东侧山腰的厚土层

如今,在古曰“汝海”所涉及范围内的栾川潭头和嵩县田湖,以及登封、鲁山、汝州等地都有大面积湖泊和大禹治水的历史记载,以及地理、文化遗迹。在汝州的东北部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成立的“工程指挥部”在汝阳发现实物证据,有关专家、学者在对汝阳县牛头山多次考察、考证后,并对《禹贡书》、《山海经》、《史记》等文献记载及现存文物遗迹等进行认真研究后认定:汝阳县陶营乡境内牛头山为大禹治水“工程指挥部”遗址。牛头山现存的文物遗迹有:大禹祭天的香炉石,缆船的枚船橛、玄女台、拴龙橛、大象石。此外,在这里还发现了夏代文字———蝌蚪文化石等,这些都成为确认大禹治水工程指挥部的实物证据。

▲ 鲁山仓头乡禹王河边上现存的禹王冢和禹王庙

还有在汝州(古汝海)境域的实物证据:

一、在鲁山仓头乡李窑现存有禹王冢、禹王庙、禹王河等(见上图)。

二、在登封介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现存有大禹轩辕山遗迹等(见下图)。

三、在汝州南虎狼爬岭山上有排山倒海的大洪水从汝海翻涌上来的产物“砾石层”等(可查阅“《走进湖浪山》—— 汝州虎狼爬岭初探”一书)。

四、在汝州西南最高的山峰岘山有“岘山腰间挂过苲草”传说。

▲“打开龙门口,撤干汝阳江”传说中的龙门伊阙

五、在汝州南蒋姑山有传说中的大禹王摇船到山前救人的“码头崖”和大禹用粗绳拴船用的“拴船鼻儿”巨石等(见本文图)。

六、在汝州紫云山现存疑似记录大禹治水的巨石“天书”遗迹,疑似有“田”、河流等字意(见下图)。

七、古史料记载:在汝州广成泽周围百里将崆峒山三面环绕(见上图)。

以上这些都是能够充分确认大禹治水在汝州(古称汝海)的(而如今还在的)实物证据。

▲登封介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现存大禹轩辕山遗迹

汝海的消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在低洼处留下大片的沼泽,然后是林木丛生渺无人烟的荒原,再后来陆地渐多,才有了人类居住和耕种的条件,也就是说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汝州,这就是史上所谓的沧海桑田吧。 

今陕西河津的禹门口(当地也称之“龙门”,被大禹治水扒开的龙门口)

同时,通过以上的分析,大禹治水之龙门不可能为禹门口(在今陕西河津),而应为伊阙(在今洛阳龙门)。其原因:

一、依据黄河大峡谷的地貌及与长江三峡对比,禹门口未开的话,会形成三峡那样“高峡出平湖”的状况,淹没峡谷两岸几乎无人的地区。

二、考古材料证明,夏族发源于豫西地区,夏代建立后才迁至晋南,则先夏之大禹不可能在晋南治水。

汝河“龙门”——紫逻口(▲距大禹治水“工程指挥部”遗址不远处的由于汝阳县城市道路建设已扩宽至今天模样)

三、早期的文献中并没有提及禹门,况且在先秦人如孔子、白圭眼中,大禹治水工程量并不大,以先夏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织能力开凿禹门口可能性较小。

四、地质资料显示,禹门口是地壳运动所形成,非人力所开。上古时期黄土高原植被条件较好,黄河水量大,禹门口堵塞的可能性较小。

 

▲汝州紫云山现存疑似记录大禹治水的巨石“天书”遗迹(疑似有“田”、河流等字意)

总之,大禹治水的原始事迹发生于豫西地区(包括古汝州地域),在此治水成功后,大禹也可能到晋南、兖州、冀州等地治水或者指导其民治水,或夏末商初流亡四处的夏民追忆历史,将此本地化,甚至是后世一些饱受洪水之害的地区,假托大禹之名以名其地,造成现在“禹迹”遍布九州的现象。

▲ 三山寨脚下丁堂村挖出“龙骨,即远古动物类骨胳化石的水塘

也就是说,由于大禹治水成功之后,人民都感激他口耳相传地传颂大禹的故事,越传越大,越传越大,后来就把大禹治水传成几乎不可完成的神话了。

好了,大家看了以上内容,我们也应该为汝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自豪吧!

(整理:刘占江 ——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