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其他人物传说

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6-27 浏览量:

其他人物传说
 


赵帮赵和“铜底铁帮”小张寨

 
清朝隆盛时期,汝河北河沿张寨村出了个全国闻名的大人物头——皇城九门提督赵帮赵。
赵帮赵原名叫赵儿子,家住汝州西张寨村南寨的崖子上。由于父亲死得早,家里穷,孤儿寡母的,全靠老婆娘纺花织布度日月。赵儿子从小就食量大 ,经常吃了饭还眼巴巴地瞅着饭锅,瞅的老娘直掉泪。但由于纺花织布所得有限,又没有一分土地种庄稼帮补,只好去地里剜点野菜,顿顿多添水,少下米,做一大锅野菜糊糊,尽量让儿子多喝点稀汤。赵儿子从小就不挑食,只要能吃,不苦,能耐饥的,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沙里爬的,见啥吃啥。穷孩子的肚肠功能好,从没有得过头疼脑热。
赵儿子长到十二岁时,食量已是大得惊人,一顿能喝完一老成锅饭。一天,姑姑走娘家。这时的姑姑家土里刨食能过活上来,见侄儿长得牛高马大一表人才,想送侄儿一点东西表表心意,就向侄儿道:"你想要点啥?姑姑尽量达到你的满意。"赵儿子看看娘不在身边,悄悄说:"姑,我啥也不要,只想好好的吃一顿饱饭。"
姑姑临走时说:“嫂子,我想让孩子送送我。”老婆娘拉儿子到一边交待说:“孩子,咱穷是穷,但不能爱小,姑家的东西再稀罕也别摸,别叫姑父家小看咱。”
赵儿子到了姑家,姑家家大业大人口多,做活吃饭都有规矩。儿子入乡随俗,见人家放碗就说吃饱了,其实肚子里还闹饥荒。姑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夜晚和老汉说起侄儿的最大愿望——好好地吃一顿饱饭的事。姑父说:“这有啥难的,明日你别下地,在家多做点馍饭,撑住他让他吃个够。”
第二天,姑姑在家和面烙油馍,她烙了一个又一个,烙了一大摞,又做了一锅面叶儿汤,把馍汤往屋里一端,说:“我今日还还你的心愿。”赵儿子看看喷香的馍饭,面红耳赤地干搓手不敢动。姑姑看他不好意思,“吞儿”声笑了,把儿子拉到桌前,关上屋门,坐到院里青石板上,"哧楞哧楞"纳鞋底。约摸吸两袋烟功夫,姑姑怕侄儿还在忸怩不敢吃,就悄悄地溜墙根趴在窗台边,用手指沾唾沫湿透窗纸往里一望,吓得"娘呀!"一声,出溜到墙角了。屋里哪有侄儿在,只见一只白额老虎风扫残云地舔吃馍饭。姑姑当是眼看离了,揉揉眼再看看,还是一只老虎。姑姑暗想:"怪不得侄儿饭量那么大,原来是白虎星下凡,现在受磨难,将来必定大福大贵。"
晌午,姑父下地回家,姑姑把他拉到一边,把所见所闻说了一遍,并提出把侄儿收养的请求。姑父说:"你想留就留下吧,说不定将来还跟着他享福哩!"
从此,赵儿子就留在姑家,见活就干,见饭就吃,他天生神力,又不惜力,吃饱饭一个人干活顶几个棒劳力。十五岁那年土匪打开寨杀进村里,他一个人抓一条碗口粗的木棒冲进土匪堆里如入无人之境,抡开棒,挨着伤,碰上亡,打得土匪呼爹叫娘仓皇逃跑。这年朝廷征兵西疆平叛,赵儿子投军屡立战功,由兵蛋子熬成将军,乾隆皇帝调他到北京城当上了九门提督。
当上九门提督的赵儿子还是用小名,一介武夫要什么官号,名字起的再好也挡不住刀剑,耐不得饥渴。他不在意,皇上在意了。堂堂的皇城九门提督,让人"儿子儿子"的叫着多不雅观?一日散朝时,乾隆留下赵儿子说:"爱卿,你姓赵,朕姓赵,干脆赐你个名字叫赵帮赵吧!"于是,赵帮赵这个名字便被人唤开了。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乾隆本姓爱新觉罗呀,啥时改姓赵了?这里边有个缘故,乾隆登基时清兵入关七八十年了,他为了长久地统治华夏大地,提出满汉同化共一家的方略。他嫌满姓长汉人不好记,就想寻个汉字姓,拿起百家姓反复挑拣,看中赵字为首,朱砂笔一圈,于是他自称汉姓姓赵,这才有了以后说书唱戏的那几句戏词:保了康熙和雍正,接着又保赵乾隆。
这一年,秋雨连下俩月不住点,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河水暴涨,洪水泛滥,吞食村庄淹没土地,六百里急报一日数惊朝廷,就连北京城大街小巷都是积满流不出去的雨水。一时间乾隆朝文武百官抢险救灾,赈济灾民,忙得马不下鞍衣不解体,焦头烂额。
这日,乾隆私访民情拐到提督衙门,见赵帮赵满身泥水在衙门来回踱步,一脸愁眉不展,连皇上进衙也没觉察。乾隆问:"赵爱卿,何事忧愁?"赵帮赵忙请安后道:"不瞒万岁,京城内已无险情,闲下来想起老娘,俺张寨坐落汝河崖子上,崖下就是汝河,滔滔河水汹涌冲刷,高处雨淋土落,如果崖子坍塌,我老娘和全村人……"乾隆道:"不是朕埋怨,早让你把老母接来京城享福,你推三却四迟迟不动,才有今日之忧。"
赵帮赵道:"禀万岁,家母说尽忠不能尽孝,忠孝不能两全,为不影响俺在京的政务,执意在老家不来呀!"乾隆闻言大为感动,沉吟一会道:"朕封你小张寨'铜底铁帮'永无险情。"赵帮赵要的就是这句话,慌忙跪下谢主隆恩。
如今,三百多年过去了,不管发再大的洪水,小张寨的崖子从没坍塌过。
讲述者:朱文立,60岁
整理者:程鑫惠
 
三仙姑的传说
 
在风穴寺东四华里处的玉皇沟村北部,有一古庙,名叫三仙姑庙。庙内有一棵两搂多粗、身高两丈的苍老古柏挺立庙前。庙前清水缠绕,优美壮观。
传说花果山的猴头孙悟空想当齐天大圣,结果玉帝给他一个弼马瘟的小官,他心怀不满私自离职,偷仙桃去了。不料,天马偷逃一匹,不知去向,玉帝责派戏弄宫女的天蓬元帅猪八戒下凡去找寻神马。
不料那猪八戒本性难移,趁下凡自由之机,又偷偷在青山秀水之间,变妙龄美貌书生,诱女调情。恰在这一日玉帝的三女仙姑,在天庭苦闷,来到南天门,向下观看,忽见凡间有一美貌少年,便情不自禁,飘飘然下凡来了。此番正中八戒下怀,二人各自含情脉脉,并发誓:白头皆老。
仙姑与八戒情深意厚,二人深知若露蹄脚,玉帝定然不饶。于是,二人暗暗各怀其意,商定在深山修一居处隐藏,好痛快终生。
于是,八戒每日早出晚归,整日到深山拱洞不止。
三仙姑在家守看门户,还为人间驱邪医病,有病男女一经她看,便马上痊愈。尤其对童男童女那更是手到病除,百八十里内人们对她无不爱戴。
再说猪八戒每日在深山修屋,让三仙姑为他送饭,他交待仙姑,只要在离洞二里远的山坡上喊一声,他便来接。三仙姑点头应允。
半月过去了,天天如此。
这一日,三仙姑又照例送饭来至坡路前,她想我今天不免把饭送到跟前,也免得郎君多跑一趟,耽误时间,于是提起饭罐来到山脚下,正往前走,她转念一想,郎君不让我到跟前,莫非其中有何秘密不成?不妨我先到对面山上看个究竟。
三仙姑来到山对面,见郎君修住处的地方,许多新出的石土和一穴深不可测的洞。她默不作声,想看着郎君从洞内出来,再喊他吃饭,突然,见洞里出来的不是美貌郎君,而是一头巨大肥硕的黑猪,正在向外拱土,三仙姑一声惊叫蹲在地上,手掂的一罐米饭随之撒落在山坡上。
正当三仙姑惊疑之际,突然长空一声惊雷,天将太极真人架暴云飞驰而至,并大声喝道:"三仙姑,你私离天庭,贪恋红尘,今奉玉帝之命,收你归天来了。"
三仙姑不敢迟慢,振作精神,只见她向空中将手一挥,大喝一声"来!"一把利剑落在手中,便与太极真人大战起来。
数十回合,不分胜败,三仙姑灵机一动,转身逃走。
再说玉帝,得知三仙姑临凡私配,非常恼火。先是派太极真人下凡收女,然后来至南天门前俯首观看。恰在此时,正遇三仙姑脱逃,玉帝一怒之下,抽下天门闩向下掷来,三仙姑刚至住居,忽觉天空有一巨器,来势凶猛。她使动法术,双足腾飞,跃上北山。此刻,太极真人大显神通,只见他将手一挥,滚滚洪水,铺天盖地,八戒在浪峰上正欲露出猪头,被太极真人一锏下去,打入通天河了。
三仙姑居高临下,看得真切,眼望滔滔巨浪越升越高,万顷良田顿作大海。三仙姑心中焦急万分,她急忙从头上拔下金簪,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将手向山下一挥,大喝一声:"开!"暴虐洪水随之乖乖地顺着仙姑摆的九曲黄河阵南流去了。
玉帝见太极真人战仙姑不过,又即派天将杨戬与哪咤速速下凡捉拿三仙姑回天。
三仙姑又与杨戬、哪咤大战数回合,力不从心,她欲回不忍,欲战不能,终因寡不敌众,被杨戬、哪咤生擒,拿回天庭。
对玉帝的暴行,凡间百姓无不怨声载道,叫骂连天。玉帝闻讯大怒,即命布雨仙尊责罚一方百姓,而后此处大旱三载,一时赤地千里颗粒不收。
黎民百姓思前想后,更加怀念三仙姑,于是人们在三仙姑居住的地方修建了仙姑庙,祷告三仙姑保祐人间,一并在三仙姑庙附近又建一座玉皇庙,求玉帝莫同小民计较,大发慈悲。就在此年农历正月十日,方圆十里偏雨一场,人们欢喜不尽,纷纷到仙姑庙、玉皇庙前集会庆祝,一时香火缭绕。
如今三仙姑庙内有一古柏苍翠挺立,传说那就是玉帝掷下的南天门闩扎在地上复活了,长成了大树,距洞坡北一里多地,有一山头,名曰拱洞岭,山坳里有一山洞名曰拱洞,传说那是猪八戒当年拱的洞。
拱洞对方山坡上,有一溜上多下少的白马石,传说那是三仙姑当年撒在那里的一罐米饭。
讲述者:马同胜
整理者:马国平
 
刘仙姑
 
传说刘仙姑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女儿。有一年刘禹锡到汝州庇山县当县令。庇山县是一个小县,县内丘陵起伏,土地瘠薄。这一年又是大旱,麦子无收,大秋又种不上,靠天吃饭的百姓日子可怎么过?百般无奈,刘禹锡就带领县府内大小官员到庇山顶上向老天祈雨。
祈祷一天不下,祈祷两天无雨,几天过去,老天还是艳阳高照,一点云彩没有。刘禹锡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庇山山顶直转圈儿,头上大汗直流,他怨恨苍天不怜悯百姓,他决定架起大火烧这个苍天,让苍天知道干旱无雨的苦滋味儿。他想,把苍天烤得受不了时,就会下起雨来。
一声令下,大家从四面八方寻来干柴,堆得高高的。又一声令下,高高的柴堆被燃着了,大火熊熊,照红了山,也映红了天。一堆柴烧完了,看看天,仍万里无云,骄阳似火。还是晴空万里,滴雨不降。第三天,当柴堆快要烧完时,还是晴空万里,刘禹锡下了狠心,决意投火自焚,用诚心去感动苍天。于是他神情严肃地快步向正在燃烧的熊熊烈火走去,聪明的刘仙姑看到父亲为求苍天下雨,要投火自焚,急步上前,推开父亲,自己纵身投入火海。就在大家的哭声中天上彤云密布,雷声大作,不多时,甘霖普降,干旱解除了,老百姓得救了,时为当年的清明节。
庇山县的百姓为刘禹锡和他女儿刘仙姑的爱民精神所感动,就在庇山上建刘禹锡庙一座,建刘仙姑庙一座,并在刘仙姑庙后建塔一座,安放仙姑的遗骨。每逢初一、十五焚香祭祀,如遇清明,四乡百姓,更是顶礼膜拜。据说,凡久旱不雨,群众即到刘仙姑庙祈雨,十分灵验。又传刘仙姑家居汝河南杨楼乡的刘圪塔村,舅父家为黎良村,这里的群众每年清明节都到庇山顶山的仙姑庙去祭祀,代代相传,至今不断。如果汝河南干旱不雨,就到庇仙仙姑庙祈雨,一般都很灵验,如果再不下,就将刘仙姑的神像抬过河去,放在刘圪塔祭拜,老天就会下起雨来。
讲述者:仙姑庙老尼
整理者:李泉海
 
崇祯拆字亡国
 
传说当年李自成围攻北京,危急时刻,崇祯皇帝却还在做着美梦,毫无所闻。只有太监王承恩在宫外闻变,急报圣上得知,朝廷一时大乱,手足无措。王承恩献计说:“大街有一刘神仙,折字甚为灵验。圣上快说个字,前去卜问吉凶。”崇祯脱口念出一个“有”字,令王承恩速去问卜。
王承恩来到大街上,见摊贩四处逃遁,一派惊慌景象。王承恩找到刘神仙时,刘神仙也正在收拾卦摊,王承恩远叫:“先生慢走,再占一卜。”神仙问:“为卜何事,快说一字。”王承恩答:“为社稷存亡,以有字定卜。”刘神仙边收摊边解释说:“大明去其半,亡国不远矣!”王承恩总想求个吉利,改口说:“我记错了,是朋友的友。”刘神仙接着说:“反字双出头,大势休矣!”王承恩越听越凶,又改口说:“是申酉戊亥之酉!”刘神仙跺起脚来,“至尊者去其首足,圣上有险!”王承恩欲再下问,刘神仙背起包袱,已快步远走了。
王承恩急回宫复命,崇祯问及卦象,王承恩不便明奏,以五指拢捏示意。崇祯会意,趋向宫后煤山,解腰带悬松树自缢。王承恩随崇祯也吊死在煤山上。
讲述者:王明泉,已故
整理者:申甲由
 
郭御史的传说
 
汝州城南30里有条燕子河,河岸上有个郭沟村,村里有个人叫郭仓,郭仓很穷,每天靠上山砍柴,开荒种地来养活他的母亲。郭仓很孝顺,平时做点好吃的,总要先让他娘先吃。这事儿让山神和土地爷知道了,就一同奏明玉帝,玉帝就想了个办法救助这个苦命的孝顺孩子。
有一天,郭仓上山开荒,掘到一块大石头。他使劲一挖,见下面放着个盒子,打开一看,盒子里放着一个用黄布包着的石头。郭仓把这东西让老娘看,他娘也不知道这石头是弄啥的。郭仓就拿这石头出去找识字的人看,他刚出门就碰见个老秀才。老秀才一见那石头,吓得后退了几步说:"你知道这是啥?这是皇帝的玉玺,咋到了你手里,还不赶快给皇上送去!"
第二天,郭仓真的拿着玉玺到京城去见皇帝。朝廷的玉玺丢了好几天,正派人四外找寻,今天郭仓把玉玺送来了,皇帝真是高兴透了。他看郭仓虽不识字,人倒很诚实,就封他为撞钟御史。这个差事平常没事,只是到三、六、九日满朝文武大臣上殿议事时,敲敲钟通知大家准时到场就中了。
郭仓在朝里撞了几个月的钟,每天吃得倒不错,但只落了个肚子圆。仅有一点俸禄也在和大臣们的礼尚往来中花光了,时光长了,郭仓想起了家中的老娘,禁不住哭起来。有个官员说:"你为啥不奏明皇上,把你老娘也接来京城享几天清福。"郭仓听了,心里有了活动,第二天早朝后,就出班奏明了皇上。皇帝笑笑说:"你不是有俸禄吗?"郭仓慌忙叨头,说:"万岁爷,臣不敢说谎,实在是那点俸禄都送礼花光了。"皇帝听后大笑:"你不会向钟再要点钱吗?"说罢,转身向后宫走去。郭仓是个老实疙瘩,不知道皇上是话里有话,当真以为钟能给银子,就跑到钟前"当当当"敲起来。这一敲不当紧,只见下朝的文武大臣全都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其中一个官员问:"郭御史,皇上刚散朝,为何又要上朝?"郭仓就老实回答:"皇上早回后宫了。"
"那你为啥敲钟?"郭仓说:"皇上让我敲钟向钟要银子呢!"文武大臣们一听,心里都明白了,其中一个大官从袋子里掏出一些银子说:"郭御史,这是点小意思,你撞钟辛苦啦,不过,咱们都在朝为官,得互相照顾些,啥时候没钱花了你就直说,别再敲钟了。"别的大臣也都掏出了钱,这下郭仓弄了不少银子。可是他也没弄明白这里边的玄虚。
从此,郭仓就每隔一段时间故意敲错一次钟,每敲一次钟就弄不少银子,慢慢就积攒了不少银子。他把碎银子铸成大块,大块银子再换成金砖,没过几年功夫,郭仓的金银多得没处放了。这就引起了大臣们的嫉恨,一天,一个大臣下朝时对郭仓说:"你有那么多的金银,又不舍得花,不怕它们生虫烂掉。"郭仓一听,还真以为金银会生虫烂掉哩,就慌了手脚,问:"那咋办哩!"那位大臣说:"有办法,摆出来晒晒就中了。"郭仓信以为真,就把所有的金银摆在金殿前的大场里晒起来。这事被人被告给皇上。皇帝亲自去看,问郭仓:"你从哪儿弄这么多金银?"郭仓就一五一十地说了。皇帝说:"念你实诚,也就不追究了,你不适合在朝为官。还是回去当个财主,享几年福吧。"皇上一句话,就把郭仓赶出了皇宫。郭仓回家时,光拉金银的车子就排了几里长,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回了汝州。
郭仓回家,抖了起来,买了几百亩土地,又在燕子河上安了盘水磨,在村里修了新宅子。燕子河经常发洪水,郭仓修建新宅时,把房子的墙基,墙心全都用铁汁浇灌,简直成了铜墙铁壁。房子盖好后,郭仓到处说"我有三盘龙拽磨,七顷不靠天,要得穷了我郭御使,除非天塌龙叫唤。"郭仓成了汝州大富翁后,忘掉了乡亲们,忘记了过去受的苦,派家丁打骂穷人,勒索乡邻,称霸一方,弄得人人恨他。这些事,都被山神和土地爷看在眼里,又一同奏请玉帝,准备惩罚郭仓。这一年秋天,按季节早过了发洪水的时候,突然在一天半夜,一声炸雷响过,大雨瓢泼似的下起来,一直下了一夜,郭沟村沟满河平,平地涨了三丈多深水。可是郭仓的房宅动也不动。郭仓得意的坐在房顶上,让人撑起伞,吸着水烟袋,继续夸口:"要想冲了我郭御史,除非天塌龙叫唤。"
玉皇大帝恼了,又派了九条龙下凡,变成九头长着尖牙的大猪,在郭仓的宅基地下乱拱。郭仓正美着哩,突然忽隆隆一声巨响,一道白光闪过,郭仓和他的宅房一齐被洪水卷走了。现在郭沟下边清潭的石崖上,有一个磨盘大,尺把深的坑,坑旁也连着一条四指深,丈把长的沟,据说那就是他家的宅基被龙啃的印痕,郭沟村下游十几里,有一座山坡叫龙山,传说当年那九条龙里有一条龙活活累死了,那架山就是龙的身子。
讲述者:刘张富
整理者:刘钰山
张神仙的传说
 
据说有一回张三夜郎路过遂平县,在饭馆里吃饭时,看见街上有一家抬着棺材要埋人。他对饭馆里的伙计说,你去叫人把棺材放下,打开棺材,里头躺着的人还没有死。饭馆伙计赶紧出去拦住了抬棺材的人。棺材打开后,张三夜郎看见一个大肚子女人躺在里头。他叫人找来一根针,隔着衣裳朝这女人胸口扎了一针。这女人一下子就睁开了眼,活了过来。张三夜郎说她肚子里孩子的手抓住了她的心,这一针下去扎住了孩子的手,孩子手一松,她的心又开始跳了,人也又活过来了。这时候,一街两行的人都围着张三夜郎问他咋知道棺材里的人没有死,他说,他看见棺材抬过去后有鲜血从棺材里滴出。死人不会滴鲜血,活人才会滴鲜血。在场的人见他隔着棺材就知道人没有死,一针下去救了两条命,都说他是神仙。从那以后人们都叫张三夜郎为“张神仙”。
又有一回有人来找张神仙,说家里骡子丢了,求张神仙算算咋能找着。张神仙叫他到毛岭北土窑,正当午时会看见一人赶着他丢的骡子。来人照着他说的找到了骡子。
天一黑,张神仙就叫孩子早早关上大门,谁敲门也不开,半夜,真是有人来敲门,说是找张神仙的。张神仙隔着门板说:你们不是算卦的,快走吧,敲门的人眼看着张神仙不开门,就走了。
张神仙的孩子问他咋知道不是算卦的,不叫开门。他说,丢骡子的人找到了骡子,偷骡子的人肯定找咱报复。
张神仙没有开门,躲过了偷骡子的一顿打。
有一天,张神仙在场地里扬豌豆,来了个人找他算卦,原因是他的妻子跟人跑了。
那人还没有开口,张神仙说。你妻子是一脸麻子,大板脚。
那人连连点头说是。
那人照着张神仙说的,真把他妻子找到了。不几天派人来谢张神仙。家人掏出一串钱给张神仙,张神仙接过这一串钱后说,再掏吧,把你口袋里的那一串再给我半串,剩那半串是你的路费。家人心里称奇,老老实实掏出了应该给张神仙的那半串钱。
后来,别人问张神仙,咋知道那人的妻子一脸麻子,大板脚?张神仙说,他找着我时,我正在扬豌豆,豌豆掉地上砸的是坑,是麻子。我使木锨扬的场,木锨的木板,是大板脚。他从东边过来的,来的时候正是午时,他妻子就在离他家门口东五百步处。
有一年龙王适逢大会,方圆几里的人都来赶会。张神仙的朋友赶罢会,都来他家看望他。张神仙热情好客,招待朋友们吃午饭。
忽然院里有人问:“张神仙在家吗?”
张神仙一看,见有个背钱袋的伙计立在院当中,说是禹州人,来替他家掌柜的办事。
张神仙问他家掌柜的姓啥。
说姓赵。
张神仙说,你掌柜家的小老婆有了身孕,跟人跑了吧?
说,是是是。
正在吃饭的朋友们也放下筷子,围了过来。问张神仙咋知道人家的小老婆有了身孕跟人跑了。张神仙说,“赵”字是“走”字旁,上边有一个小下边有一个月。
伙计问咋才能找到。张神仙说,几月几日唐庄(在禹州)有会,会上有戏。叫你家掌柜的只管看戏。看到“未时”,起身朝戏台南走,约摸走三四里,就会见到两个戴着礼帽、拄着文明拐棍儿的绅士,他们前面有两个手拉着手的妙龄女子,你家掌柜这时要从两个女子中间闯过去,就能找到他的小老婆了。
伙计听了,拿出二两银子。张神仙说,你再掏吧,掌柜明明给了你五两银子,你就给我二两,你还想打拐呀!伙计脸一红,乖乖地把口袋里的那三两银子也掏了出来。
临走,张神仙交待伙计:找到小老婆后叫掌柜的亲自来酬谢我。
伙计回去如实对掌柜说了。等到唐庄会时,掌柜真的去赶会看戏了。心里有事,没心思看戏,好不容易等到了“未”时,赶紧朝戏台子南走。走了有三四里光景,果然看见路上有两个戴礼帽,拄文明拐棍儿的绅士,他前面有两个穿着绸缎,手拉着手的妙龄女子,她们一边说一边走路,还有两个腰里别着枪的下人护卫着这一群人。
掌柜的心里害怕,不敢乱闯。可是为了找到小老婆,他心一横,是福是祸,只管闯一下试一试再说!于是暗自攒劲,猛地从那两个妙龄女子中间闯了过去。把她们撞得趔趔趄趄,一阵惊叫。旁边 那两个别枪的护卫大叫一声:那里来的狂徒!拔出枪就撵他。
掌柜的仓惶而逃,一下子跑到了路尽头,边上有个沟豁,顺坡滑下,又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就朝村上跑去。他慌不择路,推开了一家的大门。进门后看见院里有棵枣树,“噌噌噌”爬到了树上。他是想先爬到树上再跳到隔壁逃走。谁知道,这一看就看见了他的小老婆正坐在隔壁的院子里。
这时,别枪的俩护卫追到了树下。他照实把发生的前后事儿都说了。护卫回去给那两个绅士一说,两个绅士也从禹县赶去找张神仙算卦去了。
找到了小老婆后,掌柜亲自来酬谢张神仙,临走又问张神仙:我给伙计五两银子,你咋知道了?
张神仙解释说:他来时正是当午,又在院正中间问话,按八卦推算,中为土,土是五,我断定掌柜一定给了他五两银子。掌柜连连称奇。
有一天张神仙到地里干活,邻居捎信,说家里有人等他算卦。他收拾了家什回到家,问来人有啥事。来人说,妻子叫人拐走了。
张神仙问他,家门口有没有一个叫“森”的。
说,有。
张神仙说,就是他拐走了你妻子。你今黑儿立在村东头长过道口喊叫妻子的名字。你妻子和那个叫森的,就会从里面出来。你啥也甭问,拉上你妻子就回家吧!
那个人照张神仙说的,果然把妻子找回了家。后来有人问张神仙,咋知道是叫森的人拐走了他妻子。
张神仙说,他来时手里掂着根木棍,到了屋门口,脚蹬着门槛,肩膀头又靠着门框。木棍、门槛、门框是三个木,三木就是“森”。
讲述者:杨 存,93岁       张大恩
   整理者:陈 凝
 
 
张拔贡的传说
 
从前,汝州大峪乡有个人叫张顾,是个拔贡,后来被放到一个县里当知县。张顾为官清廉,勤政为民,能诗善画,乡里人尊敬他,不叫他的名字称他为张拔贡,他的故事在乡里广为流传。
据说有一家娘俩,家里穷,烧不起煤,娘俩就靠捡柴烧火。这一天,闺女背着一捆拾来的柴禾,累得直不起腰,回到家一边歇一边对娘说:听说来了个张知县,是个清官。娘一听骂道:清,清他娘那脚,他都没有照顾照顾咱家!
张知县从门口经过正好听见人家骂他。第二天,这娘俩儿被传到了县衙。她们问:俺又没有犯法,传俺来干啥?张知县说:昨天不是骂我了!
娘俩只得承认了。
张知县问她们愿打还是愿罚。
问:打咋打,罚咋罚?
打,打二十板;罚,罚一斤果子(点心)。
娘俩一合计:挨上二十大板,还不打个皮开肉烂。还是受罚吧。当即到街上买来一斤果子。张知县命人当众称了,只有八两。
张知县恼了:好呀,竟敢骗大老爷!
吓得娘俩连连叩头:俺真买了一斤。路上俺真的一口都没有吃!
张知县立即把卖果子的传到县衙。问他一天卖多少斤果子,卖了多少年果子。卖果子的不知咋回事,只好如实回答。张知县惊堂木一拍:你一斤果子少给二两,你算算,这几十年下来缺斤少两坑了多少钱!
卖果子的吓得浑身打哆嗦。
张知县问他愿打愿罚。打,打个皮开肉烂,还要充军;罚,罚一百两银子。
卖果子的可不想挨打充军,他愿受罚。
张知县把罚来的一百两银子给了那娘俩,对她们说,回去做个小生意,别再骂我了!
娘俩接了银子,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有个村里一个村民突然被杀害,头上留了个伤口。张拔贡一看,是镰刀砍的。就命人把村里各家各户的镰刀都拿来排放在一起。几十把镰刀也看不出有啥区别。一只苍蝇嗡嗡飞来,落在王二家的镰刀上。张拔贡命人把王二马上捆了。王二直喊冤枉。
张拔贡说:你家镰刀虽然洗刷得干干净净,但有血腥味,苍蝇都直往上爬。
王二垂下了头,承认了他杀人的事。
有一个卖油馍的钱被人偷了,他赶快到县衙报了案。张拔贡抓到了几个嫌疑犯。叫他们把身上的钱全部都掏出来。又命人端来几盆清水,把这些钱丢到清水盆里。过了一会儿,一个清水盆里漂起了油花。这盆里丢的是从张三身上掏出的钱。张三低下头承认了他偷人家卖油馍的钱。
讲述者:张大恩,54岁
整理者:陈  凝
 
十大胆
 
民国年间,汝州东约七八公里处有个史楼村,村上有个年轻人叫史有志,30多岁,外号“十大胆”,当时正是民国变乱,盗匪横行的日子,十大胆成了小土匪头子,到处横行霸道。
日本人过来那时候,一日,天黑前,有父子两人推着独轮车经过史楼村,车上装着几袋盐(当时盐很贵,一斗麦只能换一斤盐)。十大胆问:“往哪里去?”“进城”。十大胆说:“住下吧,走不到城天就黑了,我买你一袋盐,走,把车推到我家。”经过“十大胆”再三的劝阻,两人只好把盐推到了他家。“十大胆”安排两人住在了他家。
谁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起了歹心的“十大胆”,把两人绑到了汝河滩,准备打死,霸占这车盐。父亲见状,苦苦哀求:“俺家还有八十多岁的老娘需要照顾,俺死了,她咋办呢?你饶了我们吧,盐全给你。”“十大胆”狠下心说:“不行!”父亲又说:“孩子还小呀,才十五六岁,老可怜,你把我打死也行,可怜可怜我那儿子,给他个活命。”铁石心肠的“十大胆”不论分说,硬是把他们父子两人打死了。
老天有眼,后来“十大胆”家有三个儿子都不吃盐,老大和老二长到十五六岁相继病死,老三儿子傻乎乎活到了三十多岁。解放后,斗争恶霸时,“十大胆”被众人乱棍打死,他的老婆还活着,成了坏分子家属,整天挨斗受折磨。一天,十大胆的老婆还去街上一家商店赊方便面吃,这家商店的主人没有给他,他很生气,嘴里嘟囔着:“赊包方便面都不给,心可真狠哩,看不起人,俺家穷都一直穷哩,能穷一辈子……”
第二天上午八九点的时候,邻居听见他家啪嚓——啪嚓——的响声,还不断地听到有人说:“还不起来做饭,啥时候了,起来做饭,我老饿……”时间长了,邻人去看个究竟,原来是那个傻孩子打着他娘的脸,叫起来做饭,其实他娘不知啥时候就已经死了,街坊邻居都说:“这真是报应啊!
讲述者:郭杜兴,50多岁
整理者:李  耀

上一篇:白朗的传说

下一篇:黄底问道广成子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