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中州名刹风穴寺山门的历史变迁

来源:古韵汝州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7-19 浏览量:

中州名刹风穴寺山门的历史变迁

刘孟博/文
 
       近来随着风穴寺新建山门的投入使用,原本不太引人注意的风穴寺山门,逐渐成了人们的热议话题。那么古往今来风穴寺的山门,究竟经历了那些历史迭变,相信广大关心热爱家乡古迹的人,不免好奇,通过翻阅史书文献,对不同时期风穴寺山门的建筑规制进行一下了解。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因为旧时的寺院大多建在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禅宗盛行以后,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沿用此说,将寺院大门或正门泛称为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其内涵丰富,表法意义深远,一般有三个门洞,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空指空性,无相指无所相,无愿则指无希愿。三门又称三解脱门,表示走进三门,做到了空、无相、无愿,就可以解脱缠缚而得到大自在,入于圣位。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山门殿内多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属护法神“天龙八部”),金刚力土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其形象一般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手执金刚杵,两脚张开。所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而已。
 
       风穴寺为中州名刹,位于汝州市区东北9公里许的嵩山南麓风穴山中,寺因山名,故称风穴寺。关于风穴寺的始建年代,有东汉说,北魏说,唐说几种,由于缺乏相关史料及文物佐证,至今仍无定论。风穴寺自肇建以来,屡有兴废,在不同时期又有香积寺、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风穴千峰白云禅寺、千峰白云寺、风穴山白云寺等名称,然尤以风穴寺、白云寺二名流传最广,今人则惯称其为风穴寺。自唐代迄今,风穴寺经过历代僧人的不断重修与扩建,寺院占地总面积约50余亩,寺内唐、宋、金、元、明、清、民国各代建筑及文物遗存丰富,为中国建筑史上留下宝贵的实物资料,被古建专家赞誉为露天的古建博物馆。1963年,风穴寺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风穴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风穴寺山门的历史变迁,由于文献史料的阙如,现今仅能追溯至明代中期,至于明代之前风穴寺是否为“山寺无门白云锁”,今人已不得而知。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汝州知州陈仁撰写的《白云寺兴造山门记》,是风穴寺山门现存最早的文献记录,其文曰:“寺旧无山门,今住持僧满增者,始议建焉。庇材鸠工,无所吝惜,不惮劳瘁。斧斤即运,轮奂聿兴。梓匠毕技,高厂宏丽。及落成,僧正曰清流者,嘉增之志,走使须文于余,记其兴理岁月。以余常守是邦故也,余素稔清流之宿行,更美住持之有此举也。”
 
       造成风穴寺旧无山门的原因,个人觉得或许与元末明初的长期战乱有关,元末明初的中原地区,兵戈不止,人口锐减,百业萧条,风穴寺同样没有躲过寺毁僧散的灾难,故而造成风穴寺在明初没有山门的局面。

       在走访风穴寺周边的老年人后,从他们口中得知,风穴寺原本的山门位于天王殿的正前方,为坐北朝南的两层阁楼,百姓俗称“白衣阁”或“大悲阁”。1947年秋,汝州解放前夕,因局势不稳,寺僧五十余人相继离去,香火断绝,无人看护的大片林木古柏,遭砍伐殆尽,寺内器物亦被洗劫一空。1949年至1979年5月,风穴寺先后被县立三中、职中、空军460医院、农机学校等单位占用,各单位或各取所需进行改造,或听之任之任风雨削蚀,加之年久失修,寺内建筑损坏极为严重,白衣阁即在此时被人为拆毁。

      透过风穴寺存留下的民国时期珍贵照片,可以依稀的看到当时风穴寺山门白衣阁的样貌,其建筑风格为北方较为常见的过街楼形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下层为砖石结构的长方形台基,居中辟券洞一座,供行人来往,上层为砖木结构,单檐双坡悬山顶建筑。不过该山门是否为明代风穴寺主持满增所兴建,后世多次修缮的那座山门,随着白衣阁的被毁,已成谜团,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白衣阁被毁后,其相关的碑碣亦未能保存下来。

       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风穴寺山门,为1979年9月,风穴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后,在原空军460医院所建大铁门的基础上所改建。该山门为慢园形卷棚项,上盖绿琉璃瓦,仿木结构飞檐桃角式样,正面镶嵌有汝州著名学者张绍文书写的白云禅寺四个大字,背面为其书写的“古香积寺”隶书石匾一块。笔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由于风穴寺内长期缺乏消防通道,原山门又过于狭隘,致使消防车不能进入寺内,为了文物古迹的安全考虑,才有了此次改造旧山门,增设入寺消防通道的举动。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风穴寺新建山门虽高大雄伟,工艺精湛,然而在设计之初,却未能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原则,在拥有历史照片可兹参考的情况下,未能恢复逝去的古山门白衣阁,实为一大憾事。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