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河南曲剧:一泓清流源汝州

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6-21 浏览量:

      河南曲剧:一泓清流源汝州

作者:彭忠彦
 
       
       河南曲剧是一种飞翔的文化;浪漫的文化;幻想的文化;民众的文化;雅俗共赏的文化;长着“飞毛腿”的文化……她从1926年5月18日(民国15年农历四月初七)登台演出到建国前夕,短短23年的光景,就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到河南的城乡,进而扩展到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河北、江西、福建、等省。新中国成立后,曲剧艺术空前发展,至80年代初,曲剧分布全国9省,共有县以上专业剧团58个。河南曲剧北上北京,应邀进中南海演出,誉满京城;南下长沙、广州……倍受南国观众的的青睐。在全国200多个地方戏中,曲剧排行前10名,在河南20多个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雄踞为第二大剧种。戏剧界人士认为:曲剧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又以如此罕见的速度,迅猛崛起于中国戏剧之林,这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确是一个奇迹。
        曲唱千里有出处,水流九派有源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写道,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为戏曲剧种”的。”
       
        一 、“甩跷登台”,河南曲剧诞生的重要标志

       1926年5月18日(民国15年农历四月初七),原临汝县(今汝州市)农民“同乐社”的领社人朱万明、关遇龙率一行16人,应邀到登封县颖阳镇李洼村 “玩”会演出过程中天下细雨,演出只好中断。但观众不让解跷下装,期盼天晴后继续演出。半个时辰后天果然晴了,但稀泥遍地,踩跷演出无法继续进行。观众们看戏心切,鼓掌呼吁登台演出。“同乐社”的玩友们在两位社头的开导下,经过了激烈的争论而达成登台共识。

      他们跪地插香发誓赌咒:苍天在上,谁也不许把登台唱戏的事情说出去!如果谁走露风声,叫他遭天打雷轰的报应……接着,大家毅然解掉了绑在腿上的高跷,登台演出正式开始。长期被高跷捆绑的“玩友”们终于解脱了,跷腿一去,如释重负,演员们个个手脚轻盈灵便,身段活泼自如,功法敏捷如猿猴,表演维妙维肖。台下开花,掌声雷动。
     1926年5月18日(民国15年农历四月初七),成了河南曲剧的诞生日,被载入了辉煌的戏曲史册。

      二  、“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讲究的就是“货出地道”。曲子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会例外。说“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的。
       汝州一直被人们称作“曲子窝”。曲子戏在老汝州境内流行广泛普遍。当时,有教师有名气且定期活动的曲剧社,就有近70家。这还不包括那些“本村演,本村看,下了台子吃自家饭”的临时戏班子。高跷曲——高台曲至所以能以老汝州为主要阵地向外辐射和传播,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老汝州直隶州的政治、经济地位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民国前老汝州一直是直隶州,辖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在地理位置上东控襄许,西联伊洛,为一方重镇。自古以来,汝州便是宛洛商道上的咽喉之地。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铁路沿线的城市相继沦陷,临汝(汝州)更成为交通要塞,挑担的拉车的,来往如梭,客商云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唱曲子的也纷纷成群结队流动到外地商埠。有的东流许昌、漯河;有的西进洛阳、西安;有的南下南阳、信阳;有的北上郑州、开封,遂渐扩大着自己的阵地。汝州张奉禄, 1943年赴南阳淅川县李官桥和曲剧驰名艺人李金波共同组织了“抗日剧团”,排演《长台关》,宣传抗日,
 后以郑州市新生曲剧团的名义在西安人民市场从事演出活动。汝州李玉林, 1937年以后主要在湖北老河口、河南漯河、驻马店、郏县一带演出。1949年11月调开封市民众曲剧社任社长。他的唱腔具有豫西地方曲子戏地道独特的艺术魅力,在1952年的中南地区观摩会演和1956年的河南省戏曲观摩会演中均获演员一等奖。汝州邢金萼,1942年在陕西富平县参加了洛阳早期著名演员孙三耀的曲子班。

      大批曲子艺人在外地演出,扩大了曲子戏的影响,使小调曲子在全国各地的不少地方扎下根。河南省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玲当年曾拜汝州“同乐社”的驰名演员胡定,王中彦,陈万顺,李金波为师,并于1956年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和老师李金波同获一等奖。被誉为中国“曲剧皇后”的张新芳,当年曾从师汝州籍的河南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李玉林,并和老师一同在1956年河南省首届观摩演出大会中获得一等奖。

      特别是临汝(汝州)农民同乐社金字招牌的影响力,把曲子戏带入了江南,西北更加广袤的演出空间。临汝县(汝州)农民同乐社声名远播,引起了旧军队的注意。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爱曲子,让同乐社组班作为随军剧团把曲剧带到了湖北、江西、福建等地。老汝州的王俊卿、王中把
曲子戏带到了延安解放区演出。
      汝州方言也是决定“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的一个主要因素。汝州(临汝)方言属于中州语言体系,但又不是标准的中州语,而较之豫西各县,较接近以开封、郑州为中心的中州语。加之历史上汝州曾隶属南阳府,某些语言和口音和南阳接近。三、四十年代,老汝州一带到各地唱曲子戏人的数量不断增多,人员影响大,老汝州方言似乎成为唱曲子的地道语言。由此就产生了这句歇后语“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货”。老汝州的方言称“吃过晚饭”为“喝了汤”。因此,唱曲子的弦子一拉过门儿,演唱者先唱几句闲话垫场,开腔就是“喝了汤没啥事儿,商商量量哼曲子儿……”,这里的“事儿”、“曲子”属儿话韵,卷舌音。但如今的汝州人除纸坊乡外,大部分说话都不卷舌,把儿化间的字音咬得非常生硬,这是汝州方言唱曲子的一个明显特征。

      三  、“曲子圣人”朱万明对河南曲剧的重大贡献
     河南曲剧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朱万明,对河南曲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河南曲剧音乐的创新与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 对高跷曲搬上高台形成高台曲起着重要作用;二是对河南曲剧音乐的创新和改革。朱万明自幼爱拉爱唱,尤其酷爱小调曲。他聪明过人,敢于创新。
河南曲剧创始人朱万明
      他将收集到的民歌小调融汇到曲剧的唱腔之中,丰富了小调曲的唱腔音乐。自1916年起,他先后对扬调、银纽丝、剪剪花、满舟、汉江、哭书韵、慢舵等曲牌进行了创新和改革,重新组织了曲剧十八板。原十八板仅有开首,他又增添了“状元游街”和“过街俏”等,比原曲更欢快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全国大型音乐团体大都把它作为保留节目。1957年,武汉艺术剧院出国时曾演奏该曲,受到欧洲国家的喜爱和欢迎。三是对河南曲剧大弦(曲胡)的改造和创新;四是对锣鼓的改革。
      鉴于朱万明对曲剧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1956年举办的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他和常香玉、陈素真、朱六来被同时授予荣誉奖,时任文化部部长的田汉亲自为他颁奖。

       四、 汝水——河南曲剧的滥觞
   
       “家住河南老汝州,有一条汝水千古流。流出的曲子地道货,悦耳动听贯九州。”
     汝水从古老的《诗经》里缓缓流来,一个砍柴的“无名氏”女子抒怀高歌:“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这最早吟唱于汝水岸边的民歌旋律,正是诞生于汝州的河南曲剧的酵母。河南曲剧优美的旋律穿透了4000多年前的历史时光,汲取秉承了《汝坟》旋律的精华,涅槃出了河南曲剧——一个年轻的地方大剧种。
      河南曲剧的声腔躯体里汩汩流淌着中原民歌的血脉。著名戏剧理论家马紫晨先生在《河南曲剧的起源与沿革》中说:河南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它的历史虽短,但它的曲调、曲牌和音乐却源远流长。它主要直接吸收继承了宋“鼓子词”中“杂牌小调”的唱法,并由它构成高跷曲的声腔主体。元曲中的散曲属于诗歌的艺术,因常供清唱,故有清歌、清曲之称,它对高跷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从那种综合了很多宫调演变成杂剧之后,在中原地区又兴起了一种人人爱唱、爱听的新民歌,即中原俗曲。明清以来在中原民间广为传唱的中原俗曲,就是由元散曲中的北曲衍变而来的。河南曲剧由“大曲”(牌)和“小令”(调)两部分构成,前者格律严谨,后者曲式灵活,曲体可塑性和可变性从来都是随内容而幻化,随时间而发展。《诗经》把它列入“风”,自然是抓住了它的特质……由中原俗曲和豫西南民歌小调演变而来的高跷曲,又由喝着汝水长大的汝州高跷曲艺人率先搬上舞台,从而石破天惊般地诞生了一个充满强大生命力的地方大剧种,这不是历史的巧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

      五  曲剧是老百姓自己的“玩意儿”
   
      曲剧的草根性、民间性、包容性,才形成了曲剧调门和曲牌的丰富性。据统计,曲剧的曲牌有300多个,唱腔之丰富、曲牌之繁茂,大大超过了任何一个剧种。
    曲剧孕育民间、生自民间、行于民间,其古风新韵、优美活泼的曲牌旋律,形成了它质朴自然、风趣幽默、轻盈俏丽的民间性格。汝州人说:“曲子戏在俺家乡是百姓自己的玩意儿,一生一丑两个旦,两挂弦子一副(檀)板,七八个人就能开戏,所以叫七忙八不忙……”这段曲剧顺口溜道出了百姓的心声:“麻批儿一辫当胡子,树枝儿一扭当鞭子,蓝布衫儿一穿当嫂子,羊肚子手巾勒上当婆子,和尚戴的牛钞子,逮长虫(蛇)剥皮张弦子,拽两撮马尾做弓子,凑成一杆好坠子,拔下鞅角儿当板子,人人都会唱曲子,真是俺百姓的好玩意儿……”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80多年的历程,河南曲剧沿着坐班清唱、地摊戏、高跷曲子、高台曲子、现代曲剧的轨迹,迅速风靡全国,并且走出国门,曲行天下,魅力无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汝州曲剧志(节选)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