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9-20 浏览量:
汝州曲剧志(节选)
陈建国
第一节 高台曲子的诞生
一、汝州曲剧的前身
汝州曲剧诞生时,俗称为“高台曲子”。其孕育过程,先后经历了坐班清唱、地摊戏、高跷曲子三个时期。
(一)坐班清唱
汝州民间历来就有”哼曲儿”的习惯。所谓“曲儿”,多是元、明时期的“俗令小曲”经演变之后,在中原大地兴起的一种人人爱唱爱听的民歌小调,也叫填词唱,即把已固定下来的曲牌唱法填上民俗俚词再唱给别人听。大人哄孩童睡觉,农民在种田路上消遣,妇女为神祇供香,都会哼唱着不同内容的曲儿,唱腔和节奏都很自由,无拘无束。这种民歌小调因大都反映凡人琐事,通俗易懂,所以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只要有人在街上闲走,“必有唱之者”。
后来,人们农忙闲暇,或夜晚无聊,就常常或在院内,或在房中,一群人围在一起,清唱一些民间小调(曲儿),这就是坐班清唱。正是这种最原始的表演形式,奠定了曲剧诞生的深厚基础。
从哼曲儿发展到坐班清唱这个时期,已产生了专门的伴奏乐器。一般是一根大弦(坠胡,后来叫曲胡)、一副手板,一拉一敲一唱,即可演出节目。每到晚饭后,人们就会聚集到屋里,置一方桌,桌上点油灯、置烟茶,演员们不化妆,不表演,围桌而坐,“你方唱罢我开腔”,唱的内容都是些家长里短之事,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形式。当时有一板开场戏,内容唱的是坐班清唱的演出形式:“吃罢饭没啥事儿,商商量量哼小曲儿。叫伙计你把弦定住,哼两句小曲儿解解心焦闷儿。”这板戏当时在临汝县乡村流传甚广,几乎大人小孩都会唱,可见当时坐班清唱娱乐形式在临汝县的普及之广。
随着时间的推移,坐班清唱形式越来越受群众欢迎,演唱者洋洋自得,围观者如痴如醉,观众听众越来越多,致使在厅堂演唱时,往往因人已坐满,很多晚到的人都挤在门外听。在外边听的人看不到演唱者或者听不太清楚,就要求把桌子搬到院里唱。有时院里也人满为患,满足不了观众要求,后来索性就把桌子搬到门外开阔地上唱,甚至有时观者太多,就搬到大街上唱。随着演唱规模的不断扩大,坐班清唱形式就逐渐发展为“地摊戏”。
(二)地摊戏
地摊戏一旦代替坐班清唱,便在当时的汝州越发盛行。农闲时,到处都有爱玩的人相约几个人,或在麦场上,或在街上,放一方桌,上置烟茶。因演唱内容有人物、有故事,更受观众欢迎,围观者往往里三层外三层,席地而坐。但演唱者还是坐着清唱,没有动作表演。这个时期地摊戏已形成气候,不仅逢年过节演出,老百姓遇红白大事、生子祝寿也邀请演出。因唱地摊戏仍属“哼小曲儿”,不是“戏子”,不入“下九流”,所以玩者云集,到处都能听到曲子声腔。
但在演出实践过程中,地摊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特别是受场地限制,演出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演出时,站在前边的观众能看见,也能听见,而在后边的人听不见,也看不见,这样就有人挤场子,后边的往前挤,演出圈子愈来愈小,致使有时无法演出。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唱地摊戏的人开始尝试踩着高跷唱小曲儿。这种新颖的“踩唱”形式,一下子克服了地摊戏的局限性,大受群众欢迎,很快替代了“地摊戏”形式,形成了早期的“高跷故事”或“高跷曲子”。
(图片来自网络)
(三)高跷曲子
高跷曲子性质仍属于“玩玩意儿”,所以模仿者甚众。而且因很多曲子老少都会唱,通常在农闲或逢年过节时演出,常伴随社火组织一起活动,演出队伍游街串乡,基本上不受场地影响,只要有一块较为开阔的平地,随时随处都可以演出。高跷曲子班通常到某地演出,演员们先表演各种跷上技艺,如扑蝶、单腿独立、双腿蹦、带跷劈叉、打滚身等高难度动作,扮和尚的丑角演员手摇着有铜钱哗哗作响的霸王鞭,脖子上挂一只尿壶,边走边唱边喝,以此招徕观众并打开场子,接着大弦奏起闹场《大起板》,开始边踩高跷边唱小曲儿。
清朝末年,临汝地区已有不少高跷班,流行于临汝县辖区的村村寨寨,如汝河以南的郑铁炉,汝河以北的玉皇沟、赵庄、吴洼等村都是踩高跷最活跃的地区。同时,当时已涌现出一批如朱万明、赵马平、邓老南、许雷、李福生、陈玉宝、王黑子、王立等高跷能手,他们各怀绝技,甚至能站立在一块砖大小的地方上踩着跷演唱。
当时的高跷曲子已具备6个特点:(1)角色行当一般分六大角,即和尚或瞎子(丑)、大妮(青衣)、二妮(花旦)、相公(小生)、老汉(须生)、老婆儿(老旦);(2)简单的化妆;(3)伴奏乐器最简单的是一根坠胡,一副手板,多者另加三弦、四弦;(4)所有演员都腿缚三四尺高的木跷,边舞边唱,乐队均不踩高跷;(5)唱腔曲牌,已有〔阳调〕〔书韵〕〔剪剪花〕〔银扭丝〕〔钉缸调〕〔双叠翠〕〔满舟〕〔太平年〕〔莲花落〕等;(6)演员所唱内容还是些家长里短的小故事,有时也演一些小剧目,如《胡二姐开店》《兰桥会》《翻车》《梁祝十八里相送》《小两口拜年》《劝酒》《怕老婆顶灯》等。
高跷曲儿通俗易学,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所以发展很快。当时有一句民谚:“踩高跷不丢人,死了可以入老坟。”由于踩高跷是“玩玩意儿”,不算“戏子”,不属下九流,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再加上曲调动听,演唱简便,所以不少村都流行踩高跷唱曲子,甚至有些穷村不花一分钱也可以借演出闹节,其办法是“树枝一砍跷腿子,用手一拧马鞭子,麻劈儿一辫是胡子,和尚戴着牛钞子,打死长虫张弦子(用蛇皮张琴筒),没有衣裳找嫂子,牛鞅橛一拔当板子,马尾巴一拉唱曲子”。当时的高跷曲子班,一般情况下是在本村演出,后来发展到相邻村庄的高跷班联合进行演出,逐渐又发展到在较大范围内选拔优秀者组社演出,再后来发展到出县到周边地区演出。临汝县的高跷班曾背着跷腿到南阳一带去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图片来自网络)
二、曲剧登台
高跷曲尽管在一个时期内异常活跃,但在实际演出过程中,其踩跷自身的局限性明显显露。其一是踩高跷形式比较死板,妨碍表演的发挥,并且踩跷非常累人,必须用绳子把腿和脚紧紧绑在跷腿上,踩的时间长了,疲惫不堪,往往脚被磨烂甚至成疮。其二是受行当限制,登场人物多的剧目不能演出,场面宏大的演出阵容和效果达不到。其三踩跷直接影响做戏,很多表演程式在跷上无法展示,演员很多功力和绝活无法施展,演员受限制,观众不满足、不过瘾。在这种情况下,迫使高跷曲演员不断寻找尝试新的途径,改革当前的表演形式。
当时,很多人都意识到登台演出是一个解决的好办法。但是对于登台演出有一个无形的“紧箍咒”,那就是要背负“戏子”的名声,如果登了台,就会成为人们口中的“下九流”“戏子”,按照风俗死后不能入祖坟,甚至被家族遗弃。这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使很多跃跃欲试的先驱者望而却步或者望台兴叹,要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就有可能因此为族人所不齿,声名狼藉甚至名誉扫地。这些玩曲子的人们为了艺术的发展,为了观众的期待一直在思索着、酝酿着。
1926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七),临汝县的朱万明(领班兼拉大弦、唱老婆儿)、关遇龙(领班兼打板、接腔)、卢天德(外号“老面堆”,唱和尚)、许雷(丑角)、陈玉保(旦角)、刘保才、王立(人称“木匠立”,唱相公)、李福生、陈宣(人称“陈雪老”,拉坠胡)、韩银福(四弦)、毕怀、陈天喜、王绍阳、王绍焕以及汝阳县来搭班的李西魁、李连成共16人(后人称为“曲剧登台十六君子”)组成的高跷曲子同乐社,应朋友之邀到登封县颍阳的李洼村踩高跷,四乡八保的群众都到李洼村看热闹。《状元祭塔》正唱到热闹处,天降大雨,地上泥泞,无法踩高跷。而看热闹的群众不愿离去,强烈要求继续演出。有不少观众要求跷友们上戏楼演出。高跷手们作了难,因为一旦上戏楼演出,就会落个“戏子”“下九流”的名声,那是大逆不道、有辱祖先的,谁也不想越雷池一步。最终,同乐社组织者想到一个折中办法,集体发誓,集体登台,一行人跪地发誓赌咒“回去后谁也不准泄密”后,才在龙王庙戏楼前搭上门板,朱万明、关遇龙率先登上高台,其他玩友也解下跷腿登上了高台,为观众续演《状元祭塔》,之后又演出《周老汉送女》和《蓝桥会》,首次把高跷曲搬上了高台。当时,观众山呼,掌声雷动,演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这种登上高台演出的曲子,就叫高台曲子,也就是后来的曲剧。
高跷曲登台“十六君子”名表
高跷曲子一举登台演出,变为高台曲子后,临汝县农民同乐社一发而不可收,关遇龙、陈玉保、陈宣,与汝阳县的李久长(演花旦)、李升堂(弹三弦)等,在临汝县大张村再次登台,演出所有时兴的高跷曲子,轰动临汝城乡。李久长出身富户人家,其父对他成天涂脂抹粉登台演出十分不满,把他关了起来。1927年冬,汝阳圣王台村社首说通李久长的父亲,允许李久长去给别人化妆。李久长到演出地点,化妆后随即上台演出,结束后就随陈玉保、李玉发、姚金等12人组成曲子社出发,先后到许昌五里堡、塔湾,登上舞台,演出《观灯》《三娘教子》等剧目。“黑子唱,保才浪,玉保唱得老稳当。”百姓夸赞临汝同乐社演员的这句顺口溜传到伊川县,白沙镇邀请他们前去演出。关遇龙率陈玉保、刘保才、王黑子、刘银、黄新发、李西奎、许雷、卢天德、陈宣、李升堂等人到白沙登台演出。正唱到热闹处,临汝镇闫曰仁(国民党军长)的四弟闫曰智派人来,命令同乐社回临汝镇演唱。闫家派轿车、大马车、脚驴来接。闫家势力大,派来的人不但让戏立即停演走人,而且还让关遇龙到洛阳再找些新手回去对戏演出。关遇龙派人领马车到龙门北接来朱六来、张五魁、朱双奇等人。临汝镇闫家共请来4台大戏,有曲子、越调、梆子。关遇龙率领的同乐曲子社,独压群芳,一胜到底,观众好评如潮,同乐曲子社演出场地的围墙被观众挤倒,砸伤了几个人,这才不得不停演。同乐曲子社名声大振,又被请到临汝县城的关爷庙、火神庙、钟鼓楼、南门口、州衙演出,一演就是18天,人山人海的观众把“清官碑”都挤倒了。临汝镇演出是洛阳和老汝州曲子玩友的第一次大会合,推出了“洛阳三朱”(朱六来、朱天水、朱双奇)等驰名演员。尔后,1931年,临汝同乐社的演员们又闯进洛阳城内久负盛名的河南舞台,关遇龙邀请洛阳的朱天水、朱六来、张五魁、朱双奇和同乐社合作演出,并邀请洛阳及周边的所有优秀曲子人才前来加盟助阵。如此跨区域人才大合作,保证了首登河南舞台成功,不但使临汝同乐社闻名遐迩,而且促进了洛阳、汝州及周边地区曲子戏的大合作、大交流,使曲子戏迅速普及开来,成为大受观众欢迎的一个新生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