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蟒川镇:冰川窑火忆往昔

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8-24 浏览量:

蟒川镇:冰川窑火忆往昔

微信图片_20200802164754_副本.jpg

文昌阁

 

蟒川镇位于汝州市南部,地处浅山丘陵区域。相传很久以前此处有蟒仙出没,因此而得名蟒川。从冰川时期走来,繁华千载却又泯灭于历史年轮之下,罗圈古冰川遗迹、商贾云集的半扎古镇、汝瓷汇聚的严和店,早已断流的蟒川河亦截不断那散发着荣光的记忆。

 

 

 

 
罗圈古冰川遗迹
 
 
 
 
 
 
 
 
 
 
 
 
 
 
 
 
 
 
 
 
 
 

 

 

 

在蟒川镇,有一个海拔500余米的“小山”闻名于世,它就是位于蟒川镇罗圈村的罗圈古冰川遗址,鸟瞰呈圆形,面积4平方公里。临路一侧山体裸露,抬头仰望,山体分出不同颜色的断层。

 

说起它的形成,要追溯到距今6亿年前后,当时气候寒冷,这里被汪洋冰海覆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冰尘砂卵石一层层不断沉积,到元古代后期,由于地壳变动,深海冰山消失,表现为震旦系地层起伏沉积,分别与太古代界、下元古代界、中元古代界接触,留下冰川沉积物,于是形成了现今的冰川遗迹。

 

著名地质学家、原地质部部长李四光曾亲临考察,英、美、加等国专家先后前来考察,被认为是前寒武纪最晚冰川事件遗存,与挪威的瓦兰吉尔冰期、澳大利亚南部的斯图特冰期的沉积物同属在新元古代同等类型、同级别产物。

 

近年来,蟒川镇因地制宜,招商引资,开发建设蒋姑山民宿暨罗圈冰川国家地质文化村项目,在罗圈村建设国家级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地质文化广场、地质科普展览馆等项目,充分利用罗圈古冰川遗迹发展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住不完的半扎店
 
 
 
 
 
 
 
 
 
 
 
 
 
 
 
 
 
 
 
 
 
 

 

 

 

在汝州市区南约17公里处有两个村,叫半东、半西,它们原来是一个村,叫半扎村。由于人口数量大,为便于管理,蟒川镇将其划分为两个行政村。

 

微信图片_20200802164826_副本.jpg

 

半扎古寨风貌 作者:樊创权

 

 

半扎村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村周围的汉墓群可以佐证。按汝州市志记载,这里商代为霍国之地,周为王畿之地,春秋为南梁所属,战国为楚、韩地,秦汉属梁县,唐宋以来归汝州,明清时属汝州安宁乡。

 

半扎村曾叫半扎镇。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明朝形成了贯通东南和西北的古商道,称粤晋古道,其路线为:东南沿海—广州—汉口—社旗—南阳—汝州(半扎)—洛阳—山西—青海。青海的食盐、苏杭的丝绸等都是通过这条商道流通的。

 

当时,汝州管辖四个县,粤晋古道在这一带有三个重要的站点,分别为宝丰的大营、汝州的半扎和临汝镇。临汝镇到半扎要过汝河、燕子河、蟒川河三条河流,大部分路途荒无人烟,虎狼出没,土匪劫道。大营到半扎,约25公里,过往客商都要在天黑前到半扎歇脚。半扎人依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纷纷建起旅店、饭馆,创造了古商道上“吃不完的大营饭、住不完的半扎店”之盛况。后来半扎又筑起了高寨,安全更有了保障,在这里歇脚住店的商人就更多了。

 

如今,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都还清楚地记得几十头骆驼组成的商队从半扎街经过的情景。驼铃声中,商队向南贩运青海的食盐,向北贩运布匹、大米、茶叶和丝绸等。

 

美誉给半扎带来了商机,许多外地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开店。从半扎村现存的古建筑和碑刻来看,这里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当时山西“八大兴”的生意也做到了这里,为半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兴建于1762年的山陕会馆卷棚、戏楼保存完好。

 

顺着半扎街道走到村东,能够看到一个类似城门的圆穹形门,这里就是文昌阁。文昌阁是半扎文风昌盛的标志,跨街而建,下面是用石条砌成的四方平台,为文昌阁基。平台下留一过街门洞供人通过,平台上建有两层木结构的楼阁。楼阁呈四角形,上施琉璃瓦,四角挂有风铃,微风一吹,悦耳动听。后来,文昌阁被拆,只存阁基。

 

2017年,蟒川镇对文昌阁进行修缮。重修文昌阁的石碑记有“汝治南三十里许半扎镇,南通楚粤,西接秦晋……大清道光八年立”等字样。

 

繁华的半扎古寨泯灭于岁月之中,而寨南的万泉河依然流淌,站在半西村东建于明代的乌龙桥上,只见河道内留存至今的“龙嘴”泉水叮咚,似乎在诉说半扎当年的繁华。

 

微信图片_20200802164837_副本.jpg

万泉河河道内留存至今的“龙嘴”泉水叮咚

 

 

 

 
汝瓷荟萃严和店
 
 
 
 
 
 
 
 
 
 
 
 
 
 
 
 
 
 
 
 
 
 

 

 

 

蟒川严和店,一个沿蟒川河而居的偏僻小山村,因汝瓷而被世人熟知。

 

关于严和店村名的由来,有一个版本说“严和店即验货店”。北宋时期,严和店村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汝瓷烧制中心。从蟒川河源头的罗圈寺到严和店,沿河两岸数十里,汝窑星罗棋布,烟火遮天蔽日。大量的汝瓷精品经各家窑场烧成后汇聚严和店,经汝瓷鉴赏高手验货分级后,送往京师汴梁及全国各地。在漫长的岁月中,“验货店”成了同音的“严和店”。这个版本得到村民的认可,因为“以前漫山遍野都是古瓷器碎片,踢一脚就能踢到一片”。

 

严和店汝窑始烧于北宋早期,北宋晚期达到鼎盛。经历朝代更迭、战火洗礼,汝瓷辉煌亦埋于黄土之下。1953年,古陶瓷专家在严和店村发现汝瓷窑址,认为此处是北宋时期中原地区最大的汝瓷制瓷中心。1985年,省文物研究所对严和店窑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达250平方米,发现窑炉4个、作坊1处。

 

195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瓷生产。”自此,沉寂千年的严和店再次热闹起来,一群热血青年投身其中,建厂、恢复汝瓷生产技艺。严和店村委会主任刘玉全就曾在当时的临汝县中国汝瓷一厂上班,他记得红火时厂里有女工两三百人,当时严和店村的小伙子不愁找不到媳妇。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汝瓷一厂逐渐没落,厂院被一家煤炭公司收购。

 

严和店村的汝瓷厂没了,但汝瓷的发展却没有停滞。紧临严和店村,汝州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汝瓷小镇,集纳陶瓷企业入驻,传承发展汝瓷烧制技艺,再现汝瓷辉煌。在汝瓷小镇,一座以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为原型的汝瓷博物馆正在建设,它将承载起汝瓷的前世今生。


上一篇:国宝重器映纸坊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