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临汝县城的三次解放和剿匪反霸斗争

来源:汝州党史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10-05 浏览量:

临汝县城的三次解放和剿匪反霸斗争

原创 李翔宇 

汝州是革命老区,革命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932年,共产党人就开始在汝州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1939年2月,中共豫西省委在汝州建立中共临汝地委和中共临汝县委,带领汝州及豫西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1944年9月,皮定均、徐子荣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开辟临汝抗日根据地。1945年3月,河南军区在司令员王树声的带领下移驻大峪抗日根据地,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大峪成为整个豫西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47年11月至1948年1月,陈谢兵团先后三次解放汝州城,推翻了国民党在汝州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有许多革命前辈在汝州战斗、在汝州成长。他们抱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铸就了一座座高山仰止的历史丰碑。

一、临汝解放前夕的政治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恢复家园。但国民党反动政府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由美国出枪、出钱、蒋介石出人的反革命内战。

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驻扎在大峪一带由王树声领导的八路军,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忍痛撤离豫西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刚一离开根据地,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八路军行至汝州东部的安沟口刘庄、石槽王、李楼等村时,遭到国民党保安团黄万镒部的疯狂阻击,60多名战士被打死。27名八路军战士被俘后,被活埋在城东张鲁庄瓦窑场内。中共伊川县委书记、八路军教导团副政委张思贤同志身受重伤,行至舞阳壮烈牺牲。

八路军撤离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如狼似虎的扑向大峪革命根据地,对抗日群众进行疯狂报复。马英、何社、吕九等10多位共产党员及革命同志被敌人残忍杀害。抗日救国的人民成了“罪人”,汉奸顽匪倒成了“功臣”。

为了搜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情报、搜捕共产党人,国民党反动政府,1945年底到1946年初,在汝州先后建立“中统局临汝通讯站”“临汝县反共调查小组”等敌特组织,秘密调查胡克慎、刘波涛等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志,企图摧垮汝州的革命力量。国民党还大量制造反共谣言,进行反共宣传,整个汝州又重新被白色恐怖所笼罩,全县人民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及汝州的解放

(一)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4万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8月22日,陈谢兵团渡过黄河以后,英勇出击,势如破竹,于1947年秋季到达汝河两岸,在汝州的临汝镇、温泉、杨楼、寄料一带,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激烈战斗。

(二)临汝镇及唐沟战斗

1947年9月28日深夜,解放军九纵26旅76团,首先解放了汝州西部临汝镇,消灭土匪100多人。

29日晚,解放军第78团经过两个小时战斗,消灭敌军1个连。

30日凌晨,唐沟战斗打响。经过两天激战,毙、俘敌军第38师、青年军206师千余人。

这三次战斗,共消灭敌人1400余人。为解放汝州城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军也付出420余人伤亡的代价。

(三)解放军三次解放汝州城

1947年10月下旬,陈谢兵团发起伏牛山战役,把汝州、郏县作为突破口。

10月31日夜,解放军第10旅第28团包围了汝州城。11月1日凌晨发起进攻。“轰隆”一声巨响,西城门被突击队炸开,守城敌军除少数逃跑外,大部分当了俘虏,战斗不到两个小时就胜利结束。共歼敌800多人,缴获机枪4挺,步枪600余支。汝州城第一次获得解放。

11月2日,28团乘胜向郏县追击逃跑之敌。解放军离开县城后,国民党县长张伯祥、保安司令黄万镒乘机窜回汝州城,以“通共”为名,残酷镇压群众,闹得汝州城鸡犬不宁,人心惶惶。解放军九纵26旅76团奉命于11月13日从宝丰奔袭汝州城,14日拂晓,向县城发动进攻,不到10分钟就结束战斗,消灭敌人30余人,汝州城第二次获得解放。

76团再次攻克临汝县城后,即赴夏店剿灭平文正匪徒。一些散匪、地霸再次乘机窜入县城,进行猖狂反扑。正在汝河两岸执行剿匪任务的解放军78团第3营,奉命于1948年1月22日夜奔袭汝州城,大部分匪徒被消灭。汝州城第三次获得解放。

1948年3月,汝州全境获得解放,国民党反动势力被摧垮。

三、临汝县党组织及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临汝县人民民主县政府的建立

1947年11月15日,解放军在临汝县城成立临汝县人民办事处(即县政府),76团副政委辛国良任县长,并张贴布告,以告知全县人民。

1947年11月24日,经九纵司令员秦基伟批准,豫陕鄂第五行政专员公署(辖临汝、鲁山、宝丰、郏县、禹县、襄城)和临汝县人民民主政府,在杨楼和尚庙村宣布成立,任命刘梅为专员,同时任命王武烈为临汝县人民民主县政府县长。

县政府成立后,广泛宣传共产党的政策,深入发动群众,组建人民武装,很快组织了300多人的直属队和民兵武装,成为县政府的基本武装力量。在已经解放的庙下、杨楼、寄料建立了3个区人民政府(即一、二、三区)。三区政府就设在观上街。

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县政府先后在观上、三间房、半扎、郭沟、蛮子洼、泰山庙、观上、滕店等地流动办公。直到1948年4月15日搬入县城办公。

(二)中共临汝县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1947年12月中旬,中共豫陕鄂第五地委派王云清、马象唐、傅长富来临汝县工作,在临汝县人民民主县政府驻地观上村,建立了中共临汝县工作委员会(对外称政治部),王云清任县工委书记(对外称政委),王武烈、马象唐为工委委员。

1948年3月,临汝全境获得解放。4月15日,县工委、县政府搬进县城办公。

为了尽快搞好临汝县的政权建设,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和组织生产建设,1948年上级多次从老解放区向临汝县派干部,输入领导骨干,其中从山西、河北老解放区两次派来150多名干部到临汝县工作。

(三)中共临汝县委员会的建立

1948年9月12日,夏如爱、霍华章等151名山东干部分配被到临汝县工作,充实加强了县、区党政领导班子。9月14日,中共临汝县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共临汝县委员会,夏如爱任县委书记,王陵、王云清任县委副书记。王武烈任县政府县长,吕芳宾任副县长。至此。临汝县的党政机构进一步健全。

四、临汝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及重要作用

(一)临汝解放初期的政治、经济形势

1、在政治上,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各种反动势力的严重威胁。临汝城乡残余的地主反动武装和土匪恶霸,在尚未解放的地区和县界边缘结合部进行垂死挣扎。临汝县是豫西地区有名的“土匪窝”,整个临汝县土匪成群,数量庞大,形成了官匪一体,匪霸不分,会匪合一的混乱局面。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陈毅,在给毛泽东主席的报告中曾经指出:“我党足迹遍全中国,土匪恶霸之猖獗无逾河南者,可以豫西临汝、鲁山、宝丰、伊阳、郏县、禹县等为代表”。可见,临汝土匪之猖狂是出了“名”的。全县建制在大队以上的股匪就有30多股,匪徒达25472人。临汝县主要的反动会道门组织有天仙庙道、一贯道、红枪会等12种,发展道徒18944人,骨干200多人)他们采取公开的和隐蔽的,集中的和分散的几套斗争形式,袭击新生的人民政权,残害积极分子和人民群众,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

 2、在经济上,新生的政府和人民群众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刚刚解放的临汝县,伤痕累累,百废待兴。县城除一些零星摊贩以外,大的店铺寥寥无几,而且经营惨淡,濒临关门倒闭。农民辛劳一年,上交苛捐杂税和地租以后,所剩无几,被迫外出逃荒者不计其数。国民党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滥发钞票,导致通货膨胀,物资奇缺,使人民苦难的生活雪上加霜。

为了彻底打垮土匪、地霸及会道门等反动武装,从1947年11月至1949年9月,临汝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配合解放军陈谢兵团,采取军事清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力量向大股土匪进攻,前后作战30多次,消灭了分散在汝河两岸和南北山区的30多股土匪武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军民携手,全力清剿大股土匪

1、击毙土匪司令平文正

平文正,汝州市夏店街人。曾任夏店区长。他凭借政治地位,对群众实行高利盘剥。1944年5月日军占领汝州后,平文正公开投靠了日军,被委为临汝镇地区团队总司令。1944年9月皮徐支队开辟箕山地区抗日根据地后,平文正对解放区大加扰乱。他的儿子平进道带领团队汉奸, 多次到登封境内袭击八路军,对解放区的群众抢劫烧杀,作恶多端。

1947年11月1日,汝州城解放后,平文正组织匪徒200多人,在夏店寨内修工事、筑碉堡,并纠合伊川土匪张全保部400多人,准备作垂死挣扎。

1947年11月17日解放军九纵26旅76团攻克平文正的老巢夏店街。平文正跳寨墙逃跑,被当场击毙,为汝州人民除了一大害。这次战斗歼敌5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3挺,步枪243支。

2、平息观上土匪暴乱

解放前,观上村十分繁华,是临汝西南部当时最大的政治、经济中心。它不仅是临汝当时最大的乡镇——隆兴乡政府所在地,还是王景元、王景全、宋蔚然等大匪霸盘踞的老巢。1947年12月起,观上曾是豫陕鄂第五行政专员公署及临汝县工委、县政府、第三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1)观上解放与王景全被俘

1947年10月30日,解放军9纵经过20多分钟激战,解放了观上街,清剿了盘踞在观上的匪穴。大汉奸、大恶霸王景全趁乱扮作外科先生(王懂一点外科医术),混入百姓当中,从南寨门溜出,先后逃到对确沟、磨石坡、尹冲、周庄、堡洼等村,准备到县城投奔他大哥王景元。11月1日拂晓,在堡洼村东庄梁长安家被活捉。11月3日拂晓,解放军战士押着王景全,出了滕店东寨门,向东行进,走了一里多路,王景元躺下死活不走,战士们忍无可忍,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王景全生于1885年,是王景元的三弟。随着大哥王景元的官位不断升迁,王景全也随之称王称霸,人称“三大人”。临汝沦陷后,他被日军委任为日伪临汝县政府自卫团团长。他带领300多人驻扎临汝县城,充当汉奸,为虎作伥。抗战胜利后,在王景元的活动下,他躲过了国民党政府的惩罚,逍遥法外,继续为非作歹。

(2)观上惨案始末

国民党反动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逃亡到郏县的观上大土匪宋蔚然等四处活动进行反革命串通,网罗残渣余孽,组织反革命武装,在我人民政权内部安插亲信(程振太),伺机反扑。

观上第一次解放时,土匪中队长程振太没有来得及逃跑,在观上广大群众没有发动起来的情况下,他假装积极,隐瞒历史,骗取政府的信任,窃取了观上村农会主席的职务,暗地里仍与土匪宋蔚然来往,主动为其提供情报。1947年12月25日,县委县政府察觉敌人要对观上反扑,即决定向郭沟村转移。当时程振太推脱说家里有事,拒绝和县政府一起转移,还花言巧语地说:“等家里安排好后,我就去找你们。”当天晚上,他就给敌人通风报信。

1947年12月26日晚,宋蔚然率土匪100多人,回到观上进行反革命报复。第二天天刚亮,土匪就在观上南北两个街口,摆放了两口铡刀,威胁群众。土匪以“清乡”为名,在大街上鸣啰叫喊:“谁拿了王家(王景元、王景全)及宋家(宋蔚然)的东西,马上交出来,不然就铡掉你的头!”敌人把县政府撤离时留下的枪支弹药、物资搜出带走。杀害参加解放军的王福娃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并投到井里。

27日中午,大土匪宋蔚然下令搜捕解放军转移时留在高庙、郭庄、雷湾村的12名伤病员。伤员闻讯后,撤离到葫芦套和安沟村一带,结果由于当地土匪通风报信,12名伤员不幸被俘。丧心病狂的敌人,将其中11名伤兵侮辱后,用刺刀戳死在观上村外。另1名伤病员被活埋在临汝县城。这就是骇人听闻的观上惨案。

1947年12月29日,解放军再次解放观上,击败了土匪,使其狼狈逃窜。1948年6月,临汝县公安局经过详细侦查,在郑州将宋蔚然抓捕归案。1948年7月1日,经审判后枪决,其他凶犯,也受到了人民政府的严厉制裁。

3、夜擒保安司令黄万镒

黄万镒米庙镇黄庄村人,民国十几年就跟着王景元混事。1938年升任临汝县二区区长。1944年9月,曾组织了黄庄保卫战,与日军激战。后经日伪临汝县县长赵相臣说和,被日军委任为汝州东北保安团长。大峪抗日根据地根据地成立后,黄万镒配合日军对大峪进行13次进犯。抗日战争胜利胜利后,摇身一变成为临汝县保安团团长。八路军南下时,在城东截击八路军,打死八路军战士60余人,还将2名战士的头颅悬挂在县城门楼示众,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大土匪。

1947年11月1日,陈谢兵团第一次解放临汝县城时,保安司令黄万镒逃之夭夭。28团撤走后,黄万镒又跳了出来,耀武扬威地窜进县城。黄的反革命气焰非常嚣张,大肆抢劫烧杀,闹得城内鸡犬不宁。11月14日,临汝县城再次解放时,狡猾的黄万镒又逃跑了。

1948年1月28日,根据人民群众提供的情报,解放军九纵26旅78团3营乘风雪之夜奔袭黄庄。在群众支持下,很快活捉了这个土匪出身、祸害临汝人民多年的保安司令黄万镒。这次战斗,共歼匪630多人,其中打死4人,缴获八二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4挺,长短枪383支,粮食5万斤。第三天,在县城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罪大恶极的土匪司令黄万镒,为汝州人民除了一大害。

4、消灭汝河两岸红枪会

1948年初,汝河两岸宝丰之周营、韩庄;临汝之纸坊、东西赵落、长埠街,郏县之薛店、太朴寨等20多个村镇的会匪(红枪会)一哄而起,兴风作浪。他们到处进行反攻倒算,捆杀无辜群众。

1948年1月下旬,九纵26旅全力投入了剿匪斗争。在纵队参谋长何正文统一指挥下,从2月19日至22日,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手段,共作战14次,先后攻克茨芭、赵落、纸坊等24个会匪所据之村寨,歼灭会匪3533余人及大量枪支弹药。4月8日晚,陈谢兵团九纵25旅75团,包围了漏网的会匪头子韩益之所在的韩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共歼匪500多人,活捉反动会长韩益之及分队长8人。经过这次战斗,全部歼灭了盘踞在汝河两岸的反动武装红枪会。

(三)全民动员,消灭分散隐藏之匪

临汝境内的大股土匪被歼灭以后,野战部队陆续转战其他地区。残存的小股土匪,变换手法,分散隐蔽活动。

为了继续清剿残匪,上级决定留下九纵25旅75团,与地方武装共同组成临汝县独立团。县长王武烈任团长、解放军75团团长范金标任独立团副团长。根据豫西区党委军事会议精神,县委把剿匪斗争继续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武装、公安、群众三位一体,采取人民战争与必要的军事清剿相结合的办法。村村皆兵,路路设卡,沟沟布岗,在全县撒下天罗地网,使土匪无存身活动之地。

1948年9月19日凌晨,临汝县委、县政府,动员组织2000多名干部战士,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进行大搜查、大逮捕,全县共抓捕土匪、特务及其他有问题的人523名,还查获一部分枪支、弹药。

1948年12月,临汝县人民政府发出布告,要求隐藏之土匪和反动党团骨干、特务及国民党军政人员,要限期到人民政府登记自首,走坦白从宽的道路。布告发布一个月内,就有400多人登记。

(四)根除匪患,迎接全国解放

1949年春,正当解放战争捷报频传,临汝县剿匪斗争节节胜利,区乡人民政府普遍建立,参军、支前工作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一小撮行将灭亡的阶级敌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垂死挣扎,与人民政府进行对抗。

1、一区、五区土匪暴乱。1949年3月15日,以土匪头子刘金岳、郭老六等人为首,串通混入革命队伍内部的少数坏人,蒙蔽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乘临汝县在城区召开干部会议之机,聚集土匪1000多人,在陵头、安洼、夏店等一区和五区的部分地区,煽动组织土匪暴乱。他们先后围攻一区区政府所在地安洼村及王堂村,庇东乡指导员杨树德、申坡乡长范中光和通讯员被杀害。县公安局局长尹子明闻讯后,带领县独立营和公安队协同一、五区和七区区干队和民兵,对暴乱匪徒进行清剿,抓获匪首张文宪等72人,平息了土匪暴乱。

2、毛庄土匪暴乱。1949年4月29日,小屯毛庄再次发生土匪暴乱,混进村农会担任农会主席的土匪杜套等人勾结,纠集64人包围区、乡政府。中共临汝县委得知情报后,当即派县独立团指战员、县公安局干警,在当地区干队和民兵的配合下,一举将这股暴乱土匪歼灭,活捉匪首杜新保及匪徒20余人。

1949年4月17日,临汝县人民政府发出了《进一步清剿土匪及反革命残余势力的布告》,号召全县人民团结起来,检举揭发和清理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敌人。在这段时间内,全县共破获各种反革命阴谋暴乱案28起,抓获土匪、反动会道门头子2076人,将其中血债累累的首恶分子处决192人。另外,还有3200多个反动党团骨干和540名伪政府人员,在人民政府政策的感召下,自动到人民政府登记,表示改过自新。有少数罪大恶极的匪霸头子,为逃避人民的审判,在临汝县解放前夕或解放后,潜逃全国各地,改名换姓,混入我机关、厂矿、学校,当了干部、工人、教师。

为了根除匪患,县委、县政府组织远征捕匪小组,先后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抓回外逃匪首王景元、姚保安等200余人。

(五)临汝剿匪反霸斗争的重要作用

1、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

临汝地区的剿匪反霸斗争,既大刀阔斧,又严格执行政策。一大批罪大恶极的土匪恶霸被人民政府处决,空前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人民政府的信赖,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了各级人民政权,为临汝县的各项工作铺平了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8年秋,县委县政府在剿匪反霸等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淮海战役,全县共出动民工累计达一万多人,马车3309辆,人力车25辆,担架1997副,还制作军鞋6万双。

1949年2月,全县有2650名青壮年踊跃参军,投入渡江战役。同时,临汝县独立营编入解放军建制,随军南下参加渡江战役。这些地地道道的汝州子弟兵,听指挥、肯吃苦,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有300多名民兵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

3、有力地促进了土改运动的顺利推进

在境内的土匪还没有彻底肃清、地主恶霸势力还没有真正被打倒的情况下,部分群众仍有思想顾虑,不敢明确提出土地改革的要求。大股土匪被消灭之后,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消灭了几千年来封建剥削制度的根源,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

 4、为抗美援朝运动创造了条件

剿匪反霸斗争的胜利,消除了社会隐患,为抗美援朝运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社会条件。汝州人民坚决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迅速掀起了抗美爱国的热潮。全县党员、干部、劳模和各行各业的积极分子带头捐款,为朝鲜战场捐献了一架“临汝号”飞机。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抗美爱国参军运动,有近万名青壮年积极报名,850人被批准参军,有65名汝州籍抗美援朝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5、为临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剿匪反霸运动的伟大胜利,使隐藏在临汝县的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遭到毁灭性打击,曾经猖獗一时的匪患及国民党反动派潜藏在临汝的反革命残余被基本上肃清,不仅清除了社会隐患,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与纯洁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而且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