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资讯 | 图片

探访夏店镇平氏祠堂

来源:未知 编辑人:文文 发布时间:2021-09-10 浏览量: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探访夏店镇平氏祠堂

 

 

刘孟博/文

陈素贞/摄影

 

 

夏店平氏祠堂位于汝州市区西北四十里许,夏店镇夏店街中心地段路西,是平氏家族供奉祖先神主,举行祭祖活动,修编宗谱,议决重大宗族事务的场所。事务的场所。祠堂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承载了一个家族的辉煌与文化的深厚,是家族的圣殿,象征着宗族的繁盛团结和谐。平氏祠堂坐西朝东,院落总长31.45米(现长29.45米),前院宽为10.05米,后院宽为9.7米,整组建筑古朴肃穆,带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是汝州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代祠堂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汝州地区的宗祠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夏店,古称夏店街、夏店镇,为旧时汝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宛洛古道(分支)及汝登古道(分支)在这里交汇,历史上的夏店街商业氛围浓厚,百货土产云集于此,行商坐贾,贩夫走卒,络绎不绝。宛洛古道在汝州境内共有多条路径,途径夏店的为最北端一条,该路经北城门、赵庄、小陈庄、有年寺、孟庄、杨楼沟、陵头、西店街、毛寨到达夏店,然后经孔寨、河口、刘窑、甄窑、刘张庄、小山沟、妙水寺到达大安,在那里与西十里、庙下、临汝镇而来的汝洛官道交汇,通往洛阳。汝登古道(分支)则是从夏店一路北上,经陈窑、关帝庙翻越柏崖山山口后,到达登封的颍阳镇。关于夏店街的名称来历,民间还有一个小的传说故事,相传最初的夏店街,只是路边一家供过往旅客吃饭住宿的客店。因为从这里往北进山,地势愈来愈高,人们为了区别山上的另外一处的客店,便把位于山下的客店,习惯上叫做“下店”,把位于山上的客店叫做“上店”。时间长了,开设客店的地方居住的人家渐渐多起来,便形成了村庄,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村庄,正式命名为了“夏店”。

 

夏店平氏祠堂,肇建于何时,已不可考,现祠中所存最早碑刻,为清同治十二年六月所刊之《平氏祠堂世系碑记》。据祠堂大殿檩下文字记载,民国二十五年,平文正主持重修大殿,于同年三月二十五日竣工,木匠白玉衡,泥工平文元。旧时在汝州民间,一些大家族的家祭活动,多采用“坟社”的形式,民间俗称为老坟社。老坟社由同族人组成,拥有坟田,坟田所得收益,用以聚族上坟所需开支。夏店平氏祖上传承有固定的祭祖日,清明节前一天,同族者一起到祠堂祭祖,然后坟上扫墓祭拜,迁居外地者也要远道而来,由年龄最高、辈份最长者为族长,主持祭祀活动。祭祀礼按长幼辈份排列,依次拱揖叩头,不得混乱,祭祀诸礼完毕后,全族聚餐。

 

汝州解放后,平氏祠堂及所属田产均被政府部门征收,此后平氏祠堂先后被多家单位所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设于平氏祠堂院内的陵头卫生院夏店分院相关负责人,在没有弄清祠堂产权归属的情况下,打算出售平氏祠堂所属院落。当时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经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全面落实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往被征用的寺庙、祠堂等宗教性场所,也应落实政策,将产权归还原宗教团体。在获悉这个消息后,平氏族人平喜法等人立即整理材料,多次同乡、县各级领导进行申请,最终经相关部门认定,平氏祠堂属于宗族所有,应当物归原主进行退还,于是平氏祠堂再次回到了平氏族人的手中。

 

平氏祠堂被平氏族人重新接管后,最初由平增来、平二贵等人管护,为了更好的展现平氏家族的厚重历史,经过与族众商议后,分别在祠堂院内树立了平氏渊源碑、夏店平氏祠堂志碑、周期记世图案碑、周期记世图案之说明碑等石碑五块,使平氏族人及社会各界前来参观者,对平氏家族的起源、迁徙、繁衍、发展概述,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004年因拓修关湾路(关帝庙至湾子街),平氏祠堂临街房拆除后移,同年四月下旬,阖族召开家族会议,拟定集资重建计划。到会者一致推举平富贵、平增来、平二贵、平保善为建房总负责,平原来、平长、平景山、平进法、平山林为监工,聘请施工人员重建临街门楼和北侧厢房。2012年汝州平氏宗族理事会筹资对祠堂进行了修葺并室内装饰,经过数次改建,最终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平氏祠堂建筑格局,宗祠文化的良好传承,体现了平氏家族孝道文化的厚重。


上一篇:东周王室后裔根在汝州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文化